课件编号2528188

优课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教案+课件(15张)+检测 (3份打包)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12769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优课,政治,3份,检测,15张,课件
    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教学目标: (1)本课以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的探索为基本立意:采用宏大叙事和个人叙事相结合的方式,以黄炎培和毛泽东的周期律对话经历作为整体情景,导入和收尾,引出和整合相关的知识。 (2)通过对数据材料(政协代表统计数据)和教材中的材料(中央人民政府人员组成示意图)的解读,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得出适当的结论。 (3)通过对《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部分内容的对比解读,训练比较、归纳、概括材料信息能力。 (4)通过对人民代表大会运作模式的介绍,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原则、优点,进而深化对人大概念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对政治建设的历史并不熟悉,且这部分内容较枯燥,需要一定的概念解读的抽象思辨能力,且政治性强,因此教师提供材料,创设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情境,引用丰富的资料优化学生的课堂体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现代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难点:认识建国初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和地位。 教学过程: 【导入】对话激趣 活动1:对话激趣 师:(出示资料)毛泽东和黄炎培的“窑洞对” 师:(背景简介)抗战胜利后,人民期待和平,反对内战。1945年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被共产党人昂扬的精神面貌所感染,向毛提出关于“历史的周期率”问题。 黄炎培:“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毛泽东:“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 (注:两段材料先后放映,老师适当讲解,解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含义。) 师:背景介绍: 设问:1、黄炎培提出了什么观点? 2、毛泽东怎样回答? 生:…… 师:毛泽东说的这条“新路”是怎么走的呢?让我们进一步回到现场,拂去历史的尘沙,先试着还原这条“路径”。 活动意图:“窑洞对”(或“历史周期率”对话)是笔者创设的一个首位呼应的情景,以此点题立意,即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后对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和实践,激趣导入,进入历史现场,逐步引出相关背景,建构知识,在课尾进行总结提升。 【活动】数据研读 活动2:材料研读 师:(背景介绍)1946年内战不已人们意志为转移,爆发了,到了49年初,三大战役的胜利,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解放全国指日可待,古人有云“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武力征服不能证明人心所向。随着条件的成熟,中共号召各方人士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筹建一个崭新的国家。各方反应如何?看下列数据,思考问题。 师:设问1.据图①,从代表来源的角度,分析指出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特点。 ??????? 2.据图②,从政府人员组成的角度,分析指出中央人民政府的特点。 生:…… 师:政协代表广泛,正如参会的宋庆龄所说“这是第一次有这样一个广大代表性的人民的集会”。政府中较多民主党派人士担任要职,体现多党合作。经过坦诚和融洽的讨论,最终各方通过了《共同纲领》,这相当于参会各方的政治约定,或说临时宪法。 活动意图:用数据作为材料,训练信息提取、分析、概括能力,知道中共顺应民心的政治举措,中共以政治协商会议的形式筹建新中国,以此凝聚共识,表明追求民主政治的决心和诚意。 师:(出示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