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528955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9《答司马谏议书》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2245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答司马谏议书
  • cover
29.答司马谏议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重点) 2.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章大意。(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变法创新是生存发展之本,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王安石变法”最终虽然由于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而失败,但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本节课让我们撩起历史的面纱,去感受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唇枪舌剑,感受那段轰轰烈烈的历史吧! 二、预习展示 1.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宋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了解“书”这一文体。 “书”在文言文标题中有两种意义。一作书信、文件讲。如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林觉民的《与妻书》,或指信函,或指文件,都属于名词的范畴。另一种是动词,作书写、记载讲,如明人高启的《书博鸡者事》,就是“记斗鸡玩赌者的故事”的意思。 3.读准字音。 强聒(ɡuō)  见恕(shù)  不恤国事(xù) 改其度(dù) 会晤(wù) 怨谤(bànɡ) 胥怨(xū) 壬人(rén) 盘庚(ɡēnɡ) 三、合作探究 (一)朗读课文,积累词汇。 1.解释下面一词多义的词。 2.解下下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古义:谦辞,私下;今义:偷窃,偷盗。) (2)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古义:情意诚挚;今义:少,微小,不重要。) 3.翻译下列活用的词。 (1)以膏泽斯民(名词作动词,给以好处) (2)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名词作动词,做) (二)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疏通文义。 翻译下列句子,解释重点、加点词语。 1.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家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明确:又想到承蒙您很看重我,在书信的往来上不应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明我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会谅解我。 2.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明确:现在君实用来指教我的……(见教者:指教我的问题〈内容〉。) 3.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明确: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讨论修改,然后把它交给有关部门的官吏去实施,这不算是侵夺官吏的职权。 4.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明确:批驳谬论,批驳奸邪谄媚的人,不算是拒绝别人的意见。 5.至于怨谤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明确:至于埋怨、指责的人多,那是本来预先知道会这样。(固:本来。) 6.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 明确:盘庚迁都的时候,老百姓都一起埋怨。 7.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明确:盘庚不因为有怨恨的缘故而改变他的计划。 8.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明确: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事事:做事。前一“事”为动词,后一“事”为名词。)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重点) 2.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难点) 3.了解文章论证方法多样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大致地疏通了文意。这节课,让我们接着来理清课文层次,感受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二、预习展示 反复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 明确:语言委婉有礼,显得谦恭敬人;语意坚定,旗帜鲜明,柔中有刚。 三、综合探究 (一)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全文共4个自然段,请你分层并概括层意。 明确:第一部分(1):先叙酬答的话,然后则要“具道所以”,由此转入正文。 第二部分(2、3):信的主体部分,也是辩论的关键(针对司马光来信中提出的责难进行辩驳)。 第三部分(4):结尾客套语。 (二)小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在文中找出司马光在信中是如何指责王安石变法的?王安石又是如何反驳的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