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536905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藤野先生》教学实录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206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 cover
《藤野先生》教学实录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也就是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所以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巧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对于自己的老师,鲁迅只写过三个人,同学们知道都是谁吗? 生: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他认为寿镜吾先生极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 生:还有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先生。 师:章太炎先生是鲁迅青年时期的教师,鲁迅对他的情感比较复杂,体现在五个字:尊师,更重道,同学们可课后找来一读。继续。 生:最后一位是一位日本学者叫藤野严九郎,就是藤野先生。 师:对于这位日本老师,鲁迅感觉如何? 生:鲁迅先生认为“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生:“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师:是的,鲁迅与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同样情深意厚,在当时背景下,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藤野先生又是怎样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 (二)师生商讨,制订目标 1、本课总目标。同上。 2、本节课目标 : (1)掌握重点生字词,并会解释。 (2)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3)整体感知课文,感知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了解鲁迅的赤子之情。 (三)检查预习,汇报成果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汇报预习成果,首先请同学来说说我们应掌握那些重点的字词。(一位同学说,一位同学到黑板默写,其他学生再补充,最后是教师补充,并有针对性地强调。) 师:课前已要求大家通过各种渠道查阅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现在,请同学们尽展才华,相互交流,尽量不要重复。 生:文章选自《朝花夕拾》,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散文,这说明文章的体裁是散文。 生: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鲁迅到日本留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人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 生:当时日本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鄙视中国人的风气,有的报纸就公开宣称:“西洋视中国为动物,实际确乎不得不产生动物、下等动物的感觉,因此,中国人在生理上已失去人的资格。”因此,鲁迅在日本受到种种歧视,他走在东京的大街上,就常常遭到少年人的辱骂。 师:鲁迅不但生活在陌生人中间,而且是生活在陌生人的鄙视和轻蔑中间,试想一想,一个自尊自重的中国人,怎么能忍受这样的处境呢?幸好遇见了藤野先生。谁来谈谈藤野先生的有关情况?(大屏幕出示藤野先生的图片) 生: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最敬重的老师: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好的作品,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全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来征求鲁迅先生的意见,问他选那些文章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吧,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的目的是设想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第二年,《鲁迅全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书样,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鲁迅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这可见鲁迅对藤野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