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62905

2010年山东省初中教师远程研修数学课程简报 第二期

日期:2024-05-0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69次 大小:6131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0年,山东省,初中,教师,远程,研修
  • cover
目录 专家引领 运算也是推理 马 复 符号运算也是一种推理过程.那么,有时通过符号运算,我们还能够揭示出存在于具体问题中的数学规律. 如下面的问题: 老王开车从A到D,全程共72 千米.其中AB段为平地(见右图),车速是30千米/时;BC段为上山路,车速是22.5千米/时,CD段为下山路;车速是36千米/时.已知下山路是上山路的2倍,老王开车从A到D共需要多少时间? 分析:因AB段路程与BC,CD段路程没有确定的关系,似乎缺少一个条件,可解吗? 第一步:选择几个特殊值(AB长)试一试,观察结果的特点. 结果竟然是确定的———都是2.4! 猜想:结果与AB段路程长短无关?需要确认. 解:设立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有关量:AB=x,BC=d,CD=2d. 列式求解:总时间为 T=++,而且 x+d+2d=72. 代入后:T= +=2.4. 结论与x,d的值无关. 进一步的思考: 其中的已知量不可以改变吗?有没有更一般的结论? 按照上述题目中的已知,可以这样做: 设平路行驶速度为5v,那么上山、下山的速度就分别是v,6 v,而AD=12v. 代入后:T=++,而且x+d+2d=12v,解得T=2.4. 一般性结论:老王开车从A到D,全程共12a千米.其中AB段为平地,车速是5a千米/时;从BC段为上山路,车速是a千米/时;CD段为下山路,车速是6a千米/时. 已知下山路是上山路的2倍,那么,老王开车从A到D需要2.4小时. 其中,a=6就是原题,换其他的a值可以得到其它的题. 用字母表示未知量,对未知量进行运算,并且观察运算过程,可以发现一般性结论.解题过程中还蕴含对相关数学关系的领悟. 思考 求解过程表明:结论之所以与x,d的值无关,是因为x,d在运算过程中被消去了.换言之,在现有的已知条件下,取任何的x,d值,结论都相同.那么,什么是决定该问题结论的实质性条件?不可能只能是30,60,22.5,72这样的特定数值!但也不是换任意的数值都行.满足什么条件的数值可以呢? 从上面的结论中可以看到:既然a可以取任意正值,那么,从理论上来看,2.4这个唯一结论的适合范围就太大了———AD可以是任意长路程,只要它与速度满足那个关系式! 2.4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它很神秘吗? 显然不是的.只要将全程路长改一下就可以了,事实上:T=. 进一步:那么,这个问题解的原理究竟是什么? 事实上,我们知道,对一个匀速运动过程而言,当我们知道一段路程的全长,以及行驶过程中的速度时,行驶时间就是确定的.而对于一个变速运动过程而言,在知道路程长度的情况下,只有知道平均速度,才能够确定行驶时间.所以,只要车辆在BC段和CD段的平均速度与AB段的速度相同,那么就一定有类似的结论. 例如:若BC段和CD段的路程仍然是1:2,取BC段速度为v,AB段速度为v,CD段速度为3v,AD全长为mv,就可以得到其他结果. 进一步,还可以做变化:BC段和CD段的路程不是1:2,改为其他,则又能够得到另外的结论,只不过没有实质性新意了. 在后续的代数学习,如解方程、解不等式、确定函数表达式以及函数最值等问题中,都需要对关系式进行适当的恒等变形,因此,符号运算成为后续数学学习(特别是代数学习)的一个基本技能,符号运算是后续问题解决的基础. 专家解读 专题二《函数的教学》研修要点 省课程专家 颜 峰 禇爱华 云 鹏 函数是初中代数的一个核心学习内容。在《课程标准》中,它实际上贯穿在整个义务教育的课程内容之中。 一次函数的学习不能仅仅着眼于解决几道题目,而应不断加深对函数思想的领会,你是这么认识的吗? 在反比例函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较为常见的困难有哪些?怎样处理?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明显不同的是什么? 二次函数是研究某些单变量最优化问题的常用数学模型,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教师如何进行函数型应用题的教学?视频中推荐的做法有效吗? 许多问题表面上看起来不是数学问题,只有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