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7070

话题作文拟题(浙江省杭州市)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61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话题,作文,拟题,浙江省,杭州市
  • cover
谈谈中考话题作文的命题 近两年,中考作文的题型已由单一的命题形式向多种命题形式发展,话题作文的比例在逐年增大。一般来说,话题作文的限制性条件较少,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学生可供选择的余地相对来说较为宽泛些,学生们大多有得可写,但同时也给学生的作文命题带来一定的的困难。 一篇文章最先和读者见面的就是标题,好的标题准确鲜明,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和深刻的印象,使人产生急欲一读的强烈愿望。标题平淡无奇,空洞乏味,读者见了标题就不想读文章了。考场作文的读者首先是阅卷教师,你要想吸引他,使他对你的作文做出正确的评价,就必须拟出好的标题。这是你的作文成功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如何在考场上快速而准确地拟好话题作文的题目呢? (一)概括内容 标题是文章的主要组成部分,标题必须概括内容,做到“题括文章,文切题旨”。例如,2001年福建省的中考语文试题给出这样一个话题:爱心,与生命相生相伴;爱心,与生活息息相关。有人说,爱心如阳光似春风;有人说,爱心是压力是动力;有人说,爱心是负担是无奈……有的渴望拥有;有的坦然享用;有的默默回报;有的无私奉献;为他人、为社会、为自然……请以“爱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要求略)。“爱心”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把握不好,就会泛泛而谈。文题拟得不好,也会使文章的价值大打折扣。一份满分考卷的题目是《爱在山林》,这篇文章就概括了作者要写的内容,而且与主题密切相关。文章从小处着笔,写自己一次当“导游”的经历,突出了老支书“决不让这美丽的山林变黄”的爱心。再如2001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要求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一位考生的题目是《受尊重前后》,这个题目也很好地概括了文章要写的内容,划定了范围。 (二)观点鲜明 题目要观点明确,有鲜明的倾向性,感彩浓郁,不隐晦曲折,不令人费解,让读者看后不得要领。比如2001年山西省中考作文的题目是:有句歌词唱道:回家的感觉真好,一提到家,就会给人亲切、温馨之感。家是我们人生的起点,也是我们成长的避风港和归宿。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家,小到血亲之家,大到一个集体,一个国家,扩而广之,乃至整个世界,整个地球,整个生物群。我们每个人都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充当着不同家庭的成员。根据提示,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略)。有的同学将题目定为《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还有的同学直接命为《我爱我家》,观点鲜明,感彩浓郁。 (三)新颖别致 题目一定要给人一种新鲜别致的感觉,让人一看文章就觉得你的文章不同一般。题目新颖,会使你的文章生出光彩;题目平淡,则使你的文章失去魅力。比如2001年青海省的中考作文题目是:要求以“绿”或“绿色”为话题,自拟题目。考题提示道:“绿”是广受人们青睐的色彩,“绿”被人们赋予众多含义,“绿”还被众多文学家写成脍炙人口的写景美文。时下,也风行“绿色”: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绿色奥运……有的同学将题目定作《着一袭美丽的绿袍》,还有的同学定作《绿色的梦》、《绿色北京》、《绿色的回忆》等等,这些题目在众多的考卷中,显得别开生面,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再如山西省以“家”为话题的中考作文,有的同学将题目定作《破碎的却又是完整的》就非常新颖。 (四)简洁生动 题目是文章的“眉目”,一定要有高度的概括性,不冗长罗嗦,要努力做到以一概万,言简意赅,画龙点睛。比如2001年济南市的中考语文试题,给出这样一个话题:希望,是人生奋斗的远大目标,是平凡生活的小小期待。希望是生命之舟的原动力,是补充能源的加油站。希望可以将人引向辉煌,也可以将人诱入歧途。希望创造了一个大大小小的故事;希望蕴蓄着振聋发聩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