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7258

我若为王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110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我若,为王
  • cover
我若为王 聂绀弩 湾里一中 于爱群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认识皇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的丑恶,培养健全人格。 2、知识和能力:借鉴幻想虚拟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方法 1、讨论点拨法。教读本文,应在学生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通过小组讨论和点拨的方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文章,品读文章。 2、品读鉴赏法。体味杂文的思想性和文学性。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语设计 播放电视剧《康熙王朝》的片头曲《向天再借五百年》,提问: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呢?--“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康熙王朝》的编剧们在大肆宣扬了康熙文功武治之后,借康熙之口,大唱“再活五百年”。试想:如果康熙真的能再活五百年,我们每一个人脑后还留有一条猪尾巴辫子,每天国务院正部级以上官员到太和殿早朝,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多么荒唐!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今天我们来学习聂绀弩先生的《我若为王》来领会作者对王权意识及奴性思想的认识 二、重点字词 泔(ɡān ) 绀(ɡàn ) 廿(niàn) 弩(nǔ ) 驽(nú ) 孥( nú )  匍匐(pú ) 谄谀(chǎn) 帽盔(kuī) 畏葸(xǐ) 憎恶(zēnɡ ) 呵斥(hēchì) 三、合作探究 讨论课文有关内容。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 2:理清文章思路,深入探讨王、王权和奴才思想。 3:挖掘文章主旨。 4:归纳写作特色,进一步学习杂文特点。 四、明确 第1问题: 聂绀弩(1903-1986)现代作家, 曾以耳耶、萧今度、迈斯、悍膂、淡台、灭暗等为笔名,创作大量的战斗杂文。是中国现代杂文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在杂文创作上成绩卓著,影响很大的战斗杂文大家。有人称其杂文是”有力的响箭,常常射中敌人的鼻梁”。如果把鲁迅的杂文比作是投向敌人的匕首、投枪,那么,聂绀弩的杂文就是射出去的箭。聂绀弩作品有:《历史的奥秘》、《蛇与塔》、《早醒记》、《血书》、《二鸦杂文》、《寸磔纸老虎》、《海外奇谈》。 第2问题:探讨明确 (一)、先看一个“王”字 《说文解字》:“王,天下所归往也。古汉语中“王”字产生了“帝王、天子”的意义。周朝的最高统治者周王,自称是上天的“元子”(长子),王的权力是上天给的,周王(特别是在西周盛时)所拥有极大权威。后来走向衰弱,王权才逐渐削弱。 先是强大了的楚国,自称“楚王”,齐桓公、晋文公以及各诸侯国陆续称“王”。“王”的意义逐渐降低。 随着秦王统一六国,自称“始皇帝”,“王”就不再具有“帝王、天子”的意义,而成了臣子的最高封爵。 质疑:文中的“王”指哪个义项? 国君:指一国最高统治者,是一国之主,是最大的官。 (二)找作者明确表示对“王”态度、情感的句子。 第1段:“王是什么东西呢?难道我脑中还有如此封建的残物吗?” 让学生改称陈述句比较一下效果,然后读出反问句的语气和作者的感情来。 第7段:“我将引为生平的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 第6段:“我将恍然大悟:我生活在这些奴才们中间,连我所敬畏的尊长和师友也无一不是奴才,而我自己不也不过是一个奴才的首领。” (强调双重否定句的作用) (三)探讨王权和奴才思想 ●一个奴性十足的典例●:易牙烹子媚主 说的是春秋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厨师叫做易牙,仅仅为了满足齐桓公想吃人肉的贪念,他就杀死了自己的儿子来烹制肉汤 这种奴性的危害:(1)扭曲人性(2)阻碍民族的进步(清政府割地赔款,国民党政府面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时所表现的奴颜媚骨) (四)、划分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板书设计) 引出话题———假设为王(1) 幻想成王———为王之后的种种情景(2-5) 思想性 阐述原因,皆是奴才(6) 文学性 斩杀奴才,改造世界(7-8) 第3问题: 总结文章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