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937

两小儿辩日[下学期]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30546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小儿,辩日,学期
  • cover
课件19张PPT。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诵读品析表演演示方法指导道理两小儿辩日--《列子·汤问》1、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对照注释,一字一句地读,联系上下文,在合作交流中理解文意。 3、温故知新,学会知识的迁移。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辩斗 盘盂 沧沧凉凉 探汤 孰为汝多知乎 dòu yú cāng tāngshú weì zhì 读准音整体阅读1.通读全文,疏通文字,弄懂重点实 虚词。 2.概括各段大意。 3.理清结构。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 /日始出时 /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 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 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孔子)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 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 为 汝 多 知 乎!” 辩论争胜负缘故认为距离正午到清清凉凉伸手热水判断谁认为你通“智”,智慧理清结构1.一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2.二两小儿各抒已见。3.三孔子不能定谁是谁非。?合作探讨返回两小儿 辩日1.如车盖(大—近) 2.沧沧凉凉(凉—远) 初出日中如盘盂(小—远)如探汤(热—近) 孔子 不能 决1.两小儿辩论的焦点是什么?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两个小孩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3.面对两小儿的激烈争论,孔子的态度是怎样?1.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各有不同的结论,他们找根据的角度有什么不同?3.孔子 答不出来,他的态度是怎样的?可取吗?一是根据视觉判断,距离近则物体形状大, 远则物体形状小。 一是根据感觉推论,靠近热源就感觉热, 远离热源就感觉凉。2.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 结果也就会不一致。他能实事求是,不怕露丑,我们 应该向他学习。4.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1、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 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 大胆质疑。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 知”,要诚实谦虚。辩日启示4、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 论,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情。 一、是视觉差误、错觉。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无垠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显得小了。 二、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大些。“远者小而近者大”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时大呢? 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温度的凉与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与近。 “近者热而远者凉”中午气温高,是否此时的太阳比早晨离我们近些呢?(不是)?拓展训练1、发挥联想和想像,把本文写成一个生动的故事。 2、根据孔子的表现,写几句评论。课外练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两小儿辩斗,一个以为日始出时___,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