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课 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归纳整理: 一、经济形势的恶化: 1、原因:1967—1968年,在全国动乱、“全面内战”的局面中, 形势迅速恶化。 2、表现:经济工作机构瘫痪,经济管理处于 状态、工人干部离开岗位闹“ ”、交通阻塞、市场紧张等。 二、周恩来调整经济邓小平全面整顿: 3、1971年“ ”事件后粉碎了 集团。 4、 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 。 5、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实行 ,经济再度回升。 三、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和某些成就: 6、文革期间,国民经济损失约 元。 7、由于 、 的努力,以及广大干部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抵制,经济建设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四、“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8、1976年 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9、1976年9月9日, 逝世。 10、1976年10月粉碎“ ”,标志着“文革”结束。 单选题: 1、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以下事件( ) ①“二月逆流”②“四五运动”③“九一三”事件④王洪文等上海夺权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②①③ D、①④③② 2、“文革”中与周恩来一起为扭转经济下滑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 ) A、朱德 B、邓小平 C、华国锋 D、叶剑英 3、1974年,江青一伙开展了所谓“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指向( ) A、刘少奇 B、邓小平 C、周恩来 D、谭震林 4、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实行了全面整顿。首先整顿( ) A、农业生产 B、工业生产 C、铁路运输 D、商业活动 5、“四五运动”的作用是( ) A、为纠正“文革”的错误做好思想准备 B、为粉碎林彪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 C、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D、为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好思想准备 6、1976年9月9日逝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 ) A、周恩来 B、刘少奇 C、朱德 D、毛泽东 7、文革结束的标志( ) A、粉碎林彪集团 B、粉碎“四人帮”集团 C、毛泽东逝世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材料题: 材料一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功”,它提供了反面材料。———邓小平 材料二善于总结“文化大革命”经验,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从政治上、经济上改变我们的面貌,这样坏事就变成了好事。———《邓小平文选》 (1)为什么必须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 (2)材料中“坏事”是批什么?“好事”指什么? (3)我们应该从文革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