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课 欧洲联盟 一、欧盟成立的原因 1、相近的经济水平、国家性质、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为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提供了有利条件。 欧洲主要国家虽然规模不一,但工业化程度都很高,而且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政治制度上虽有差别,但就国体来说,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其实质都是为了保证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的历史文化传统基本一致,都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都受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宗教信仰也大体类似,其主流宗教皆源于基督教,后来又陆续衍生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他们的官方意识形态都提倡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人权、博爱、平等。这些相近的经济政治因素和共同文化历史渊源、心理认同感等都有利于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2、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国际调节。 经济因素是促使战后欧洲联合的诸种合力中的最为主要的一股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工业国家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迅速发展,贸易、金融等经济领域日益国际化,跨国公司异军突起活跃在全球各个经济领域。所有的这一切经济变化促使经济活动突破国界的限制,在更为广阔的区域内重新调整生产关系。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为国际调节提供了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随之加强,但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还远远落后于美、苏,只有打破西欧各国的经济壁垒,联合成为一个地区性组织,才能有效地在世界市场进行竞争,并在世界经济、政治中发挥作用。 4、战后国际形势与西欧地位的变化,促使西欧走向联合之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各国经济衰败,凭一国力量无法复兴。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欧洲与美国的力量对比发生巨大的转变,特别在经济方面受其牵制。战后的形势让欧洲人明白———欧洲到了必须联合的时候。 5、战后初期美国的对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欧洲联合。 西欧通过“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在迅速恢复经济的同时加强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欧洲的联合。 6、苏联的影响。 社会主义苏联在战后的发展让欧洲人瞩目,苏联的崛起成为欧洲一大威胁,反苏的共同倾向也是欧共体建立的一项因素。 二、新课教学 一、战后初期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大战对西欧的破坏 2、战后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 ①西欧工业基础雄厚,劳动者技术素质高; ②各国政府不同程度地实行干预经济和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③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大量“美援”涌入西欧。 3、西欧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恢复的时间:战后至50年代初 高速发展时期:20世纪50—60年代 经济发展最快的是联邦德国 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50年代 1956年 1967年 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 《布鲁塞尔条约》 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2、欧洲共同体经济的发展 1979年,欧洲共同体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首次超过美国。 三、欧洲联盟的建立 1、《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12国首脑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召开会议,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包括《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条约》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总称《欧洲联盟条约》。 《欧洲联盟条约》标志着欧共体从一个经贸组织开始向政治、外交、防务实体方向转变,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次突破性进展。 2、欧盟的建立及其影响 时间:1993年11月 影响:在经济上,它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区域一体化进程,提高了欧盟各国的竞争力。在政治上,欧盟已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在国际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三、欧盟今日对国际社会生活的影响 1、经济领域 (1) 关税同盟为一体化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8年7月,共同体成员国间提前全部取消关税和贸易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