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545175

人教版中国历史(复习)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日期:2025-10-1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5089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人教,中国历史,复习,第二,单元,近代化
  • cover
课件14张PPT。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出路的过程,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次探索活动。鸦片 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 战争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洋务 运动戊戌 变法辛亥 革命新文化 运动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特征:由表及里 ,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清朝内外交困时间: 领导阶级派别: 根本目的: 代表人物: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维护清朝统治 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口号: 内容:(前期)“自强” 和 (后期 ) “求富”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②开办近代民用工业③筹建海军结局破产(失败)性质:影响: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消极: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积极:引进……评价④兴办新式学堂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结论(启示): 地主阶级在不改变腐朽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只单纯的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时间: 领导阶级派: 代表人物:1898年6月到9月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公车上书(起因、发起者、内容)———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意义 影响成立强学会和创办报刊———(发展)百日维新(戊戌变法)———(高潮)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通过改革挽救民族危机。内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结局: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启示:在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领导阶级派别: 领导人: 指导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1894年 兴中会 (檀香山)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湖北武昌)1905年 中国同盟会 (日本东京)1912年元旦 中华民国在成立(南京)酝酿作用: 机关刊物: 《民报》爆发高潮孙中山被选举为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结局: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失败的一面)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意义:推翻了……,结束了……(成功的一面)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开始时间: 领导阶层: 代表人物: 尊孔复古 逆流的泛滥背景:1915年先进的知识分子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旗帜(口号): 主要阵地:民主和科学(德先生、赛先生)《新青年》内容:(前期) (后期)四个提倡 四个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评价(性质、积极影响、局限性)P42我们对待外来文化应持怎样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结论: 无论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找到救中国的出路;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启示: 中国人民具有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 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勇于探索的精神。 1、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2、设想你是19世纪60———90年代的清朝官员,为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你将提出激励人们的口号是 ( ) A、“自强”与“求富” B、三民主义 C、“民主”与“科学”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AA3、中国近代史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这个人物是 (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4、“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