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547744

4.2书信和标志牌 教案 (3)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122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信和,标志牌,教案
  • cover
4.2书信和标志牌 教案 1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会用简单的方法写密信。 2、情感态度与价值:愿意在写密信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 3、科学知识:知道一些常见的化学变化。 2新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写密信材料 学生准备:课前了解古代信息传递情况。 教学用具:课件、写密信的材料。 学习用具:细尖毛笔、米汤、信纸、信封、碘酒。 3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有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大部分学生能进行比较仔细的观察,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也有了长足进步。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一些常见的化学变化。 教学难点:1、会用简单的方法书写密信。2、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科学的兴趣。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密信”导入,激趣揭题。 新课伊始,师生互致问候。然后我将用白蜡笔写好课题的白纸条贴在黑板上。 同学们,这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请轻声齐读课题。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瞅瞅你,满脸迷惑:”没有一个字怎么读啊 老师!“我拍拍额头,做个鬼脸,从口袋里掏出点什么喷在白纸上,课题立马显现。孩子们惊叹不已,读出课题:书信和标志牌。 活动2【讲授】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课件出示简单的传递信息的视频。(一段是远古人类用语言交流而成功狩猎的视频;另一段是古时候快马加鞭送军情的视频。) 2.能说说这两幅场景中传递信息的情形吗 3.你能说出他们传递信息方法各自的优劣吗 4、学生七嘴八舌,纷纷发言。 教师小结:同学们很棒!很久以前,人们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结绳记事等简单方式传递信息。这些简单的方式容量小,传递距离短而且不能长期保存。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书信传递的范围更大,传递的信息量更多,信息传递的距离更远,且能长久保存。 活动3【活动】三、实验探究,归纳推理。 1、过渡: 教师提问:假若视频中送信员携带的军情十分重要,要防止泄露,你有什么好法子 2、古人很聪明,他们发明了一个好方法———写密信。 3、你们知道什么是密信吗 (学生回答要突出看起来什么都没有,但经过处理可以让特定的人看见的信件。) 教师归纳:在电影、电视剧中,我们就常常看到间谍用密信来传递重要情报。一封重要的密信,在平常人看来与普通的家信并无什么区别,但当采用某种方法稍加处理,它隐藏的真面目就显现出来了。 4、你们想不想也仿效古人,给自己的好朋友写封密信,给他讲讲你的小秘密呢 5、介绍写密信的步骤。 ①、用细尖毛笔蘸米汤,在信纸上写书信内容。 ②、晾干写好的信纸装入信封,送给收信人。 ③、收信人用碘酒涂信纸,读信。 6、学生领取材料,小组分工合作,开展写密信、读密信活动。 7、活动基本完成时,教师问:我们的活动有趣吗 此时你最想弄明白什么 8、教师简单讲解写密信的原理。(淀粉遇碘变蓝。米汤里面含淀粉,而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所以纸上的米汤字迹就变蓝啦。) 9、引导学生小结:从写密信的活动中,我们知道这种方式可以用文字传递信息,而且信息的内容可以保密。 活动4【练习】四、联系课题,深入感知。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我是用什么方法写的课题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的殿堂。 1、出示课件,学生阅读。 2、了解用白蜡写密信的方法。 3、适时提问引领:为什么水彩一喷,字就出来了 4、搜索查找,揭秘原理:这种方法应用的是油、水分离的现象,油碰到水自然就被水排开了,与纸同色的字或图画就显现出来了。要注意在操作时水彩或墨水如果过多、过厚,也会将字遮住,要适量的涂抹。 活动5【练习】五、小组合作,游戏延伸。 1、生:写密信的活动真有趣!老师,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写密信吗 2、教师课件出示其他写密信方法。 3、小组写密信游戏。 A、课件出示小组游戏要求。 ①、第一组:蒜汁密信用火烤。 ②、第二组:白醋密信红萝卜汁喷雾。 ③、第三组:盐水密信铅笔涂。 ④、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