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563123

30 端午节的由来 学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36次 大小:1561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端午节,由来,学案,格式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0.端午节的由来 学案 课题 端午节的由来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本课设计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得到认识和体验,达到情感升华,并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学前准备 1.搜集屈原的相关资料和端午节的习俗。(师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佩带、措施、传颂、爱戴”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前准备 1.搜集屈原的相关资料和端午节的习俗。(师生)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导入:同学们,你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吗?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2.引导交流屈原的资料。 1.齐读课题。2.自由交流屈原的资料。 1.农历 这一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 ,端午节的习俗有: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疏通字词。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巩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3.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组织全班交流。5.教师指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疏通字词。2.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汇报。(1)要注意“施、疏、尸”是翘舌音,“措、颂、俗”是平舌音。(2)新词理解。辅佐:协助。爱戴:敬爱并拥护。诬陷:诬告陷害。无中生有:指没有事实依据而凭空捏造。谗言:陷害人的坏话。5.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看拼音,写词语。 pèi dài cuò shī ( ) ( ) chuán sòng xí sú ( ) ( )3.辨字组词。 疏( ) 梳( ) 戴( ) 带( ) 驾( ) 架( )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2.组织小组讨论: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文中的原话来概括一下。3.组织全班交流。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组织展示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主解决问题。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3.全班交流。(1)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插艾叶等。(2)“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全班展示读。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屈原是 时期楚国著名的 ,还是一个很有 的官员。他 ,很有才干。在他的辅佐下,国家渐渐 起来,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 ,百姓对他十分 。但是,朝中有些权贵对他提出的改革措施非常不满,他们想方设法诬陷屈原……但是,屈原 热爱自己的祖国, 人民的疾苦,他写了很多 诗歌,并被人们广泛传颂。 四、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出示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2.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端午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刻的内涵。教学本课前我让学生通过阅读有关书籍,访问家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屈原这个历史人物。教学时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师生共同交流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家乡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很感兴趣,也较投入,畅所欲言,从而营造了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为以下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默读课文,了解端午节的由来。2.抓住屈原的言行,借助资料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 学习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