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569384

粤教版语文必修5同步教学课件:19 报任安书(节选)(25张)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2882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教版,语文,必修,同步,教学课件,报任
  • cover
课件25张PPT。19 报任安书(节选)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1.(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2)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2.学习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写作背景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在“肠一日而九迴”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报任安书》不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而且由于作者真诚坦率的自我剖白,对自己不幸的遭遇充满感情的叙述,使之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成为古代散文中不朽的名篇。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1.请概括本文各段大意。 提示: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言受辱当自裁而不自裁,以表文采于后世。 第三段:古之非常之人皆以文传道扬名。 第四段:司马迁实自比于圣人,而难与俗人言。 第五段:虽含耻而不改其善恶之意。 2.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此段交代了全文的内容:复信主要是因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所以只是“略陈固陋”,以表心志。 3.第三段中,作者列举古代贤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有以贤人自比的目的,并进一步说明了自己目前的悲惨境地。这就委婉地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1.从标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呢?内容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 提示: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责”。具体梳理如下: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2.从文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在文中第二段,作者说明自己受辱不死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司马迁进一步申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对生命和事业,司马迁坦然自信地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他“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3.三、四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