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纸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了解纸的生产过程,意识到要节约用纸。 能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研究。 能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过程方法 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了解纸的性质和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产生热爱科学的感情 产生节约用纸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本学期刚刚接触到科学这一全新的学科,他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然而他们还无法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也尚未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注意保护学生好奇心,不断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应注意通过搭脚手架的形式,帮助学生亲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学会记录,从而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在学习本课之前,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一课,知道纸是一种经过加工的常见材料。同时,他们对于生活中的纸制品也非常熟悉。然而,在此之前,他们并没有系统地观察过纸,对纸的性质和特点并不了解。因此,教师可以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动画人物创设情境,提出常见的纸制品这个学生熟悉的话题导入本课,然后通过“为什么要用不同的纸做这些物品”这个问题,从而不断引领学生深入地探究纸的性质和特点,最后在变废为宝,搜集废纸的活动中,不断强化学生节约用纸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纸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难点:用形象化的方法交流研究纸的结果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角色扮演、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熊大和熊二是两个保护树木的森林卫士,这一天,它们在森林里面走着走着,来到了一个纸制品工厂,发现许多东西都是纸做的,请同学们帮忙找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纸做的? 2、学生思考回答。 3、教师展示纸制品图片,小结:生活中的纸种类繁多,用途广泛,今天就来研究“纸”(板书课题) 活动2【活动】二、活动探究:认识纸的性质 1、提问:看到了这么多纸制品,熊大和熊二心里充满了疑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纸来做这些物品呢? 2、学生思考问题。 3、谈话:想要知道为什么,同学们和熊大、熊二一起完成4个科学探险任务吧。 4、出示探究任务———探究纸的吸水性: 在餐巾纸、宣纸、复印纸的中间滴一滴有颜色的水,注意滴的水数量要相同。观察并比较色水的扩散。将扩散的面积用文字或图画记录,并对它们的吸水性进行排序。 5、学生探究并记录。 6、学生汇报。 7、小结:不同纸的吸水性不同。(板书) 8、出示探究任务二———探究纸的透明度: 将字帖纸、复印纸、牛皮纸这三种纸覆盖在封面标题“科学”两个字上,观察能否看到后面的字,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并对它们的透明度进行排序。 9、学生探究并记录。 10、学生汇报。 11、小结:不同纸的透明度不同。(板书) 12、出示任务三———探究纸的结实程度。 将宣纸按横向和纵向裁下两条长、宽一样的纸条,将裁下的纸条对折后相互勾住,两个人拉一拉,哪个方向的纸条更结实?将探究的结果记录下来。 13、学生探究并记录。 14、学生汇报。 15、小结:纸不同方向的结实程度不同。(板书) 16、出示探究任务四———探究纸的结构: 用放大镜观察宣纸纸的表面和撕开后的毛边,观察你所看到的现象。 17、学生探究并记录。 18、学生汇报。 19、小结:放大镜下看到的毛毛叫做纤维,纸是由纤维组成的,不同的纸,纤维疏密程度不同。(板书) 20、总结:不同的纸在吸水性、透明度、结实程度、纤维疏密等方面性质是不同的,不同的性质决定了纸有不同的用途。 活动3【活动】三、认识造纸术和纸的生产过程 1、谈话:观察了纸的结构,同学们,你们知道纸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