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576006

北师版新版七上第18课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21张)

日期:2024-06-1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36524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北师版,21张,开发,地区,江南,政局
  • cover
课件21张PPT。《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区别?一手史料:真实,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出土文物、奏章、信件等。 文学作品:来源于史书和民间传说,但存在很多虚构成分。1.(2016年·广东)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历史剧—《三国》 B.罗贯中—《三国演义》 C.司马光—《资治通鉴》 D.诸葛亮—《出师表》2.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正确评价是( ) 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B.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创造了条件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 D.政权分立,形成了分裂割据局面东汉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宋齐梁陈南朝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征:政权分立 北方战乱不断,南方政局稳定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8课南方经济落后于北方 耕作方式———南方: 谋生手段———南方: 汉汉朝时期北方:铁器、牛耕北方:饲养、种植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nòu) 。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汉书》火耕水耨狩猎、采集人民生活不富裕生产力水平低材料二:《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反映了南方经济出现了什么变化?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经济繁荣发展南方青瓷羊圈、猪圈、鸡笼模型,反映了哪些现象?稳定的农业经济与生活,发达的手工业。找一找开辟湖田; 牛耕施肥;麦稻间作;兴修水利。 丝织业;冶铸业:灌钢法 造船业:吴国;制瓷业:青瓷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江南经济的发展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与城市: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原产南方的稻北方传入的麦北方传入的粟锦质护膊红地云珠日天锦丝织业南朝时发明灌钢法用生铁的溶液灌入未经锻打的熟铁中,然后反复锻打,能大大提高钢的质量。冶铸业东晋青瓷羊形烛台南朝 莲花尊青釉碗南朝青瓷双柄鸡首壶制瓷业 秦汉丝织业的分布和南朝丝织技术向江南传播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 (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昙庆传》 南方经济为什么会在东晋南朝时发展并繁荣?1.北人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2.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3.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5.南方统治者的有利政策 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呢?北方汉中 扬州 荆州南迁前人口南迁后人口(1)开始:东汉末年(2)浪潮:西晋后期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 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什么影响?(作用)———促进江南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苻坚重用汉人王猛,统一了黄河流域 淝水之战383年;淝水;前秦军队和东晋军队;前秦强东晋弱; 前秦败东晋胜(以少胜多)。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3、淝水之战后,南北方各又出现了怎样的局势呢(影响) 北方地区重新陷入政权林立的纷争局面; 南方取得暂时稳定, 经济发展的进程没有被打断。 3.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