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28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一、自然灾害的概念与危害 1.概念 。 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分类。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3.主要特征。 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 4.危害。 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5.中国的自然灾害。 危害范围较广,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干旱,地震灾害危害程度也较大。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预习交流 我国自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840年,较大洪水灾害共发生984次,平均每两年左右就发生一次。这与我国的气候有什么关系? 提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会导致洪涝和干旱灾害。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二、中国的洪涝灾害 1.洪涝灾害的类型。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2.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主题一 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我国的洪涝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受灾人数多、成灾面积广、经济损失严重的特点,这与我国夏季风进退规律的反常有关。下面是夏季风的进退与降水关系示意图。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1)结合材料探究: ①说明正常年份华南地区,江淮地区,华北、东北地区出现强降水的月份。 ②分析夏季风的强弱与我国旱涝灾害的关系。 提示:①4、5月份———华南地区;6、7月份———江淮地区;7、8月份———华北、东北地区。 ②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降水少,多旱灾。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长期控制南方,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多旱灾。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材料二: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淮河干流许多河段河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黄河夺淮入海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是导致淮河洪水频发的原因。下面是淮河流域示意图。 ? ? ? ? (2)结合材料探究: ①从气候、地形、水系等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②针对淮河洪灾的原因,提出防治淮河洪水的建议。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提示:①6、7月份淮河流域降水强度大,时间长;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水流速度慢;上中游支流多,下游河道淤塞,入海口少,泄洪不畅。 ②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库,调蓄径流;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迁移与应用 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 ? ? ? ? ? 1949—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1)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 (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 (3)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应该分别采取哪些措施?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解析:第(1)题,考查提取图表有效信息的能力。由表格明显看出,水旱灾害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且南多北少;北方以华北最严重。发生频次:由南向北降低;南、北方水旱灾害特点不同: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第(2)题,气候方面,抓住降水量大和时间长的特点;地形方面,抓住地势低平的特点。第(3)题,回答时需抓住河流治理在不同河段和丘陵地区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蓄洪水,做法是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丘陵地区与上游类似);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其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答案:(1)分布特点: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南方以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