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577063

第一课 中国画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18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1229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一课,中国画,教学设计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课 中国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体验中国画的题材分类及审美特征。 2.学习中国画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法,体会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风貌。 3.激发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分析:由于中国画的门类多,实际动手操作又有一定难度,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兴趣可能不会很大,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以争取最好的教学效果。21cnjy.com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时间为五课时,主要内容为指导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进行白描花卉临摹、写意花卉临摹、山水小品临摹、人物临摹或写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鉴赏作品和实际动手操作,使他们体验中国画的题材和分类、审美特征及中国画的不同技法的特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动手临摹或写生,体验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貌。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中国画,学会欣赏、认识材料 1.新课导入:激发兴趣,敢于质疑,以达到共同探究的目的。 艺术是文化的产物,故,艺术要与文化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浩如烟海,而中国画的形式和一般的绘画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21·cn·jy·com 活动2【讲授】中国画,学会欣赏、认识材料 2.讨论法(读画体会意境): 在一望无垠、贫瘠的荒原上,没有树、没有草,没有野兔的奔跑、也没有牛羊的欢叫;有的只是那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和那一阵阵卷带着黄沙的寒风掠过……。 屈大夫(我们把画中人看作屈原)在那溪边独自抚奏着古琴,时而委婉忧伤,时而悲怆激昂;陪伴他的只是那涓涓的溪流;荒漠俯首、溪流停吟,仿佛在听他述说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与大丈夫的壮志未酬……。一群大雁掠过头顶,“呀呀”地自南飞去,屈大夫多么希望那高飞的大雁和潺潺的流水能尽带走自己满腹的哀愁啊。2·1·c·n·j·y 依画之意境作诗:平地风起愁近秋①,沙飞卷带百花休②。落幸③屈子《离骚》④奏,雁去流水《九辩》⑤忧。 【解释】①愁近秋:古代不得志的文人对秋天的到来,总觉惆怅悲痛不已。②休:休息,这里指花谢了。③落幸:失落[失去],宠幸。④《离骚》:我国著名诗人屈原所作的文章。骚:即发牢骚。⑤《九辩》:屈原流放时做的第一篇为己辩白的文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诗的释义:在戈壁荒漠的平原上,忽然刮起一阵阵寒风……秋天到了,万物将失去春的生机,是多么令人愁怅呀。秋风吹起黄沙,打在美丽的花朵上,使花儿凋谢,也卷带着许许多多零落的花瓣,飞向天空、漂落远方。正在流放中的屈原面向旷野、溪水,一边弹奏着古筝,一边吟唱着《离骚》、《九辩》曲;他多么希望那南飞的大雁和涓涓的溪流能尽带走自己的满腹愁绪呀。 《江山如此多娇》付抱石、关山月 磅礴旭日升中华, 九州沐浴金彩霞。 世纪更替逐浪高, 国昌民种富贵花。 《万山红遍》李可染 红遍万山染成林,飞流直下显白练。 幽燕大地升紫气,而今华夏小康里。 思考探究:进一步分析中国山水画是如何表现意境的。学生按几个小组分析讨论课本第8—9页的山水画作品,并在班上交流。讨论题:(1)画家生活的背景与时代。(2)画家的风格及著名作品有哪些 (3)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景物 (4)你能通过作品“读出”什么样的意境 (6)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画家及作品,那他们是怎样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永久的保留下来,呈现在我们面前(导出工具材料篇)2-1-c-n-j-y 1.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中国画的物质基础,中国画独特艺术面貌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工具材料的与众不同。 中国画的基本工具有哪些 笔、墨、纸、砚、颜料 a.笔 硬毫笔、软毫笔、兼毫笔(结合实物介绍) b.墨 松烟墨、油烟墨、漆烟墨、书画墨汁的不同效果 c.纸 宣纸的来历 宣纸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