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新提升·课时作业 据台湾地震测报中心测报,2012年2月26日上午10时36分,北纬22.74度、东经120.78度的屏东雾台乡发生里氏6.8级地震,震源深度20.4千米,全台普遍有震感。这是近2年岛内规模最大的地震,地震造成多班次列车延误,所幸无人员伤亡。据此完成1~2题。 1.台湾附近多有地震发生,原因是其位于( ) A.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 C.大西洋地震带 D.东非裂谷地震带 2.下列能正确反映台湾多地震的示意图是( ) 1~2.【解析】 台湾多地震是因为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常会导致岩层破碎,为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和诱发因素,因此,地震和滑坡、泥石流之间具有关联性。 【答案】 1.B 2.A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 4.六大区域中发生特大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少地区的地形为(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3~4.【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灾害较多,最少的是华东地区,其地形以平原为主。 【答案】 3.B 4.C 下图为“中国地震灾害灾情年际变化图”。据此回答5~6题。 5.从上、下两幅图对比分析可以得出( ) A.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成正比 B.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成反比 C.1976年以后地震死亡人数减少与抗震能力提高有关 D.1976年以后地震死亡人数减少与地震发生次数减少有关 6.下列省区中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的是( ) A.广东省 B.台湾省 C.湖南省 D.云南省 5~6.【解析】 第5题,由图可以看出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并不形成比例关系。图中看出地震次数的变化,1976年以后地震死亡人数减少可能与抗震能力的提高有关。第6题,比较四省份台湾省地震频次高,强度大,经济密度大,所以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 【答案】 5.C 6.B 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读下图,回答7~8题。 7.据图分析,导致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滑坡 B.地震 C.火山喷发 D.洪涝灾害 8.当地政府应对堰塞湖危害的正确措施是( ) A.紧急撤离图示地区所有居民 B.利用堰塞湖发展旅游、航运、发电等产业 C.加强对堰塞体的监测,制订并执行应急方案 D.使用大量炸药完全摧毁堰塞体 7~8.【解析】 本题组考查了堰塞湖的形成、危害及应对措施。第7题,从材料中所述及从图中观察可得出此堰塞湖是由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形成的。第8题,显然处于上游地区的居民不必撤离,应加强监测,制订并执行可行的应急措施。 【答案】 7.A 8.C 泥石流是在一定地理条件下形成的由大量土石和水构成的固液两相流体。读表完成9~10题。 表1 我国泥石流分布与年降水量关系统计表 年降水量(mm) <100 100~400 401~600 601~800 801~1 000 1 001~1 400 >1 400 泥石流数量百分比(%) 2 8 16 18 24 22 10 表2 我国泥石流暴发频率与月份关系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泥石流暴发频率(%) 0 0 0 2 9 18 34 24 10 2 1 0 9.下列人类经济活动中,可能促使泥石流发生的是( ) A.在洞庭湖平原围湖造田 B.在锡林郭勒地区过度放牧 C.将废弃矿石随意丢弃在斜坡上 D.将大量污水排入长江上游地区 10.下列关于泥石流的正确说法是( ) A.我国有60%的泥石流发生在夏季 B.泥石流灾害频繁是制约贺兰山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原因 C.妥善解决泥石流灾害是修建青藏铁路的技术难题之一 D.我国7月份泥石流发生频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