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新提升·课时作业 2013年4月以来,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1.01 亿亩、占全国的84%,作物受旱7 907 万亩(重旱2 554万亩、干枯1 643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 197万亩;有2 088万人、1 368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80%和74%。与3月底相比,西南旱区饮水困难人口数量有所增加,广西和云南的耕地受旱面积有所减少,贵州省耕地受旱面积有所增加。据此回答1~2题。 1.造成这次干旱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正常的干季 B.气候复杂多样的表现 C.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水汽蒸发量大 D.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 2.此次干旱受灾面积最大、受灾程度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 ) A.棉花、甜菜 B.春小麦、花生 C.水稻、油菜 D.玉米、大豆 1~2.【解析】 第1题,干旱灾害是一种典型的由气候条件控制的渐发性的自然灾害,降水分配的不均匀性是干旱发生的基本原因。从干旱发生机制角度看,这种不均匀性主要表现在年内各季节之间的干湿不均以及降水的年际变化不均。在正常的干季和少雨季节,如遇到特殊的天气条件,就可能演变成旱灾。第2题,西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和油菜。 【答案】 1.C 2.C 3.关于我国干旱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正确的是( ) A.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将减少干旱的发生 B.耕地复种指数的增加可加大干旱的发生频率和程度 C.人口数量的增加是用水量增加的唯一因素 D.为减少干旱发生,应减缓工业生产 【解析】 复种指数增加,会造成灌溉面积的扩大,造成需水量的增加,从而加剧旱情。 【答案】 B 下图为中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分布图。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高度一致性 B.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洪灾发生 C.东北地区没有洪灾是因为降水较少 D.平原地区较山区洪涝少,山脉东坡和南坡较多 5.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在每年的( ) A.4~9月 B.5~11月 C.7~8月 D.6~8月 4~5.【解析】 第4题,从图中看,降雨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东部地区较多,西部地区较少。暴雨可以导致暴雨洪水,因而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相关性。洪水的成因还有融雪洪水和冰凌洪水,西北地区易发生融雪洪水,东北三种洪水均可发生。平原洪水多于山区。第5题,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暴雨集中在每年4~9月。 【答案】 4.A 5.A 据中国水利部权威人士披露,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169.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46.52%,土壤侵蚀类型以水蚀为主,水蚀面积为145.27万平方公里。据此回答6~7题。 6.中国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由于 ( ) ①地处东亚季风区 ②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独有的地貌特征 ③人口与水土资源矛盾突出 ④干旱区面积广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中国山洪灾害尤以暴雨型山洪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危害也最为严重,其主要分布区为 ( ) A.西北内陆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流域 6~7.【解析】 第6题,山洪灾害形成的基本条件,一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二是降水较多。第7题,我国长江流域大多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山区面积广大,因此暴雨型山洪灾害频发。 【答案】 6.C 7.D 8.关于影响我国干旱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正确的是( ) A.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将减少干旱的发生 B.耕地复种指数增加会加大干旱的发生频率和程度 C.人口数量是用水量增加的唯一因素 D.为减少干旱发生,应减少工业生产 【解析】 复种指数增加,会造成灌溉面积的扩大,造成需水量的增加,从而加剧旱情。 【答案】 B 读下图,完成9~11题。 9.下列措施对预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