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578827

25争论的故事 课件+微案

日期:2025-10-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2428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争论,故事,课件,微案
    苏下第25课《争论的故事》微课脚本 ———兄弟俩错在什么地方? 旁白:【课件出示争论】“争论”指因意见不合而争辩,互不相让。【课件出示“故事”二字】“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写事为主,侧重于对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故事情节的生动有趣。【课件出示课题争论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笑林广记》。【课件出示】 旁白:看到这个题目,引起了我们的思考:谁和谁争论?为什么事争论?怎样争论的?争论的结果怎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稍作停顿 旁白: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课件出示】 旁白:文中的兄弟俩想射下一只大雁充饥。很明显,兄弟俩的观点截然不同,理由都很充分,【课件出示第一回合的争论】 旁白:兄弟俩此时的语气平缓,他们为怎么吃大雁而争论不休:哥哥想煮着吃,而弟弟想烤着吃。“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课件出示】一句是反问句式,增强了语言表达的气势,意思是:再好的东西,一煮就没有味道了。他们都认为对方说得不对,于是声音越来越大,【课件出示第二回合的争论】 旁白:哥哥是“不以为然”,“大声争辩” 【课件出示】的语气,弟弟是“很不服气” 【课件出示】的语气,这说明兄弟俩很难达成共识。反问的语气强调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这样争论不休,也不是个办法,所以就请过路的老人来评理,得出的答案是:【课件出示】 旁白:老人的话表面看是给兄弟俩评理,其实也是对他俩争论不休的一种嘲讽。 旁白:兄弟俩以为两全其美的办法终于找到了,当他俩都很满意,想去射大雁时,【课件出示】 旁白:故事的结局是大雁早已飞走了。“早已” 【课件出示】说明大雁已经飞走好长时间了,也说明兄弟俩的争论浪费了时间,贻误了射杀大雁的最佳时机。这样的结局是对兄弟俩最大的嘲讽。 旁白:听了盛老师讲的这样一个“争论的故事”,课文中的同学们也有自己的想法。【课件出示】 旁白:按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个小圆点来表示”。【课件出示】此处省略的是一些同学说的整段整段的话,所以用十二个小圆点表示。此处的省略号表示还有好多感想没有写出来。 旁白:兄弟俩错就错在他们比常人更爱幻想,因为争论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错过了时机。即使意见不统一,也应该在射下大雁之后再谈。文中的同学们所谈的感想很有针对性,他们明白了凡是要抓住时机,先做起来的道理。【课件出示】所以,盛老师才会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旁白: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关键看你是否能把握。古语有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善于抓住机会,让我们牢记《争论的故事》,把握瞬间,成就梦想;把握机会,创造辉煌! 《笑林广记》是一部古代笑话集,它是民间笑话的集大成者。这本书采用的是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本,编撰者署名“游戏主人”,这一刻本内容齐全、刻工精细,错误也比较少。 从前,大山脚下有座小村庄。小村庄里住着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 一天早上,一群大雁从他们的头上飞过,兄弟俩很想射下一只大雁来充饥。 哥哥说:“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弟弟说:“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 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道:“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弟弟很不服气:“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可是,他们抬头一看,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 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