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582256

2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案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1231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教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3.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4.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4.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平时大家积累了许多古诗,想和老师对对诗吗? 2.能记住这么多的古诗,你们真棒。知道我们刚才所对的古诗是谁写的吗?你了解李白吗?(课件李白图出现)21cnjy.com 3.当时诗人李白本该和老朋友孟浩然在黄鹤楼上共饮美酒,吟诗作赋,但此时老朋友却要东下扬州,这真是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这首送别诗。(出示课题)21·cn·jy·com 二、释题,了解作者。 1.师边写课题边说:同学们,“陵”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掌握的生字之一。现在你们观察下,有什么要给大家提个醒的?(“陵”右上是“土”,下边是折文)观察细致,请大家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 2.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读题后所得:送的地点、谁送谁、“之”的含义、对黄鹤楼、广陵及人物的了解等) 3.教师随机点拨学习方法:是啊,搜集资料,也是理解古诗的一个方法!题目中的关键词我们都知道了,你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生试着说题目意思) 4.古代交通不方便,朋友分别之后就很难再见,于是呀写诗送别就成了一种风俗,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堪称千古一别啊。论年龄,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然而一样的兴趣爱好,一样的才华横溢,使他们互相仰慕,相见恨晚,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2·1·c·n·j·y 三、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己先放声读读,读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我们先和刚才还未认识的生字朋友打声招呼,谁愿意读?容易读错的再给大家提个醒。个别读———所有生字词语都来了,全班齐读) 3.请一个同学来读这首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4.想象得真好!正像大家说的,这首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和李白站在岸边目送孟浩然远去这两个情景。有谁知道哪几句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的情景,哪几句诗描写了李白目送孟浩然的情景? (学生读诗句,交流:前两句描写了孟浩然告别的情景,后两句描写了李白目送孟浩然的情景) 四、感悟诗境,品读古诗。 1.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自西向东流,顺流而下就能到达广陵。我们在数学课上已经学过方位,知道平面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哪个同学能帮我贴出黄鹤楼和扬州的位置? 21·世纪 教育网 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 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要顺流而下,所以诗人说烟花三月-- “故人”是什么意思?(老朋友) 在这指谁?(孟浩然)从哪知道的?(注释)真好,结合注释是弄清古诗意思的好办法。 师:烟花给你们什么感觉?(漂亮,绽放……)为什么用烟花形容三月呢?还可以说什么样的三月? 生:百花盛开的三月,争齐斗艳的三月,阳光明媚的三月,鸟语花香的三月……师: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现在又逢三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