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586877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4-05-0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34832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PPT,22张,课件,结构,圈层
  • cover
课件22张PPT。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有哪几种类型? 传播速度有何差异? 产生哪些影响?地震发生时如何逃生? 2.影响地震波传播速度有哪些因素? 3.横波和纵波共同性是什么?速度(千米/秒)问题探究一: 地震波 纵波(P波)primary A、速度快 B、能在固、液、气体中传播横波(S波) secondary A、速度慢 B、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较 快较 慢固体、液体、气体 固 体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改变纵波和横波的比较思考:地震发生后,陆地上的人们和海上航行的人们感觉是否一致? 理论上,地震发生后,陆地上震中的人们首先感觉到的是上下颠簸,然后才感觉到地面左右摇晃。而在海洋中航行的人们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这与地震波的特性(什么特性?)有关。 学以致用 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地面上的人会感觉到( ),附近的飞鸟和池塘里的游鱼会感觉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P波,上下颠簸 D.S波,左右摇晃 AC问题探究二、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活动想一想: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下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在莫霍界面下P、S波都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在古登堡界面以下,S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外核地面33千米莫霍界面2900千米地心古登堡界面上地幔下地幔内核S P固体S、P增加 S(消失) P(突然减小)地 幔地壳地 核S(消失) P(突然减小)地球内部压力大固体内核:P波速增加液体S P固体9005150332900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290033地壳地幔地核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内核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源地温度、压力和密度 很大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2、厚度不均,大洋部分(大洋地壳)薄,大陆部分(大陆地壳)厚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地壳地幔外核内核岩石圈软流层地壳与岩石圈区别 岩石圈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地球的内部圈层部分,地壳只是岩石圈的一部分900 2900 5150 液态固态铁镁的硅酸盐类物质,由上而下铁镁含量逐渐增加。 以铁镍为主,并含少量较轻元素。 逐 渐 增 大 岩石近液态 岩浆源地地球磁场产生地问题探究三、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 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是地球表层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各种水体 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连续但不规则 最活跃的圈层 自然环境的重要 组成部分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地球外部的几个圈层?地球的同心圈层结构小结 易错点分析解析: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地球的内部圈层部分,地壳只是岩石圈的一部分,其厚度比岩石圈要小得多。误区1、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地壳就是岩石圈 易错点分析误区2、内地核的温度很高,因而呈熔融状态解析:外地核可能呈熔融状态,但内地核由于压力极大,铁原子和镍原子被挤在一起形成一个固体金属球。 学以致用1.在莫霍界面以下( )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 2.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 ) A.氮和氢 B.氧和氮 C.氢和氧 D.氧和碳 3.水圈是_____的圈层。( ) A.连续而规则 B.连续但不规则 C.不连续但规则 D.不连续不规则ABB4.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最活跃的圈层 C.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全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 D.生物圈与岩石圈没有联系 5.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 ) A.海洋   B.盆地   C.平原   D.大陆断层 6.关于软流层的错误叙述是 (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