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588809

苏教版语文初三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

日期:2025-05-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00次 大小:285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苏教版,语文,初三,上册,期末,复习
  • cover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 (一)文正正直 范文正①公仲淹悴②,依睢阳③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④,内⑤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⑥,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⑦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⑧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⑨宛然。 (选自《东轩笔录》) 【注释】①范文正:即范仲淹,谥号为“文正”。②悴:忧,文中指穷困潦倒。③睢阳:古地名,今河南省境内。④封志:封存并加标志。⑤内:同“纳”,纳入。⑥谏官:给皇帝提建议的官员。⑦而:你。⑧俾:使。⑨封识:即标志。 【阅读指津】 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物质财富固然值得追求,精神财富也万万不能缺失。因为人格的伟大与渺小就体现在我们的待人接物上。 本义的范仲淹在贫穷时,面对金钱,能保持君子的淡泊本色:非我之财不要;面对信任,能保持自己的精神高度: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难怪后人在他的祭文里说:“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同。 (1)会术者病笃( ) (2)不足以付( ) (3)文正为谏官( ) (4)当以还汝( ) 2.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 A.今以付子 B.以伤先帝之明 C.当以还汝 D.而吾以捕蛇独存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 (2)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4.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觉得范仲淹身上哪些品质值得后人垂范。 (二)鸥燕生活 鸥于海渚遇巷燕。 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 ”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①矣。”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②其爱乎 ”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 ”燕曰:“皆无之。”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僧爱非所论也。即以人论,吾以不见③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 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 (选自刘熙载《寤崖子》) 【注释】①病:困苦。③忮(zhì)嫉妒。③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阅读指津】 关心朋友是一种品质;理解朋友是一种涵养;学习朋友是一种智慧;把所有能发生的糟糕情况提前告诉朋友,而且要诚恳,这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本文的海鸥不依附于人,有着自己的天空和自由,有着自己的生活;巷燕缺少一种居安思危的意识,寄居于人下而沾沾自喜,不料当它触犯了人的利益时,人对它毫不留情地驱逐,可谓自食其果。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乐依人焉( ) (2)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 ) (3)燕不喻而去( ) (4)巷人方食( ) 2.下列对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是观之 ②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 ③子之病我者 ④人之憎爱非所论也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2)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 4.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本文的寓意。 (三) 天下之道 帝①置酒洛阳南宫,上②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零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③;镇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