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595958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11课时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同步练习(带解析)

日期:2024-06-2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4995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6-2017,解析,练习,同步,曲折,发展
  • cover
www.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必修2 第11课时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2.宣传画是一种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艺术形式。下图为1955年出版的宣传画,它宣传鼓动的主要内容是 A.农业合作化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我国在“一五”计划开展的大规模的工业化 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当时工业化建设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轻重工业并重 D.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4.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与下图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A.“一五”计划实施 B.“大跃进”运动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 D.工业化完全实现 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 6.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 《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 A.中共一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八大二次会议 7.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 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时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大跃进导致了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经济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右倾错误 C.对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人们有不同的态度 D.毛泽东认为在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是不对的 8.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上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9月《人民日报》根据《决议》精神发表了“先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的社论;到11月,就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人民公社。这一运动 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导致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D.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9.下图是一份询问笔录,该询问笔录产生的背景是 A.清政府对民族工商业进行打压 B.民国官僚资本压制工商业发展 C.“一五”计划忽视了轻工业发展 D.计划经济实施及极左思潮泛滥 10.下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60年代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导致表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制定B.大跃进运动的影响 C.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D.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11.自1949年至2008年,北京市地方财政收入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但其中1961年、1967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导致下降的共同因素是 A.“左”倾错误的影响B.以阶级斗争为纲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三大改造未完成 12.据统计,1972年,我国工农 业总产值达到3635亿元,比1971年增长4.5%。其中,工业总产值比1971年增长6.6%。1973年国民经济各项主要指标超额完成,工农业总产值达3968亿元,比1972年增长9.2%。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文革”并没有冲击经济的发展 B.这与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有关 C.“文革”期间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