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003

诗词曲五首

日期:2024-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7253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词曲,五首
  • cover
课件46张PPT。人民教育-出卷网-诗词曲五首学习目标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3.熟读并背诵课文。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回京,又贬连州刺史。历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阳任职。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836),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元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临终前撰《子刘子自传》。 白居易曾称其为“诗豪”,唐宋两代对其诗文评价甚高,可见刘禹锡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是一首赠答诗。刘禹锡谪迁二十三年后,应召回京。途径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因此写此诗回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2:写被贬地的荒僻;贬时之漫长。 3,4:运用典故,作者孤身只影,远离家乡,重返旧地,仿如隔世。 5,6:进一步表现了作者世事变迁的感概,充满人生的乐观感悟和哲思睿理。 7,8:是诗人对白居易关怀的感激及相互慰勉;表现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坚定不移的意志。沉舟,病树:自比遭贬。 千帆过,万木春:比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暂凭:暂时凭借。 长:振作。 阅读理解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贬地之荒避,贬时之漫长。痛苦、寂寞阅读理解 2. 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用典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感慨万分)阅读理解 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春”比喻 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这两句诗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 了哲理,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阅读理解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 又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 的精神。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感叹身世 展望未来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辛酸、愤懑怀恋、怅惘豁达、进取积极、昂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用典比喻富有哲理积极进取、乐观豁达 小结:作者借由这首诗抒发了不能任由自己任意放纵,一味地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与友人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诗中感慨很深,但读起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而相反是振奋。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一首咏史诗。———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 地方,在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诗人 所咏的赤壁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诗人 借题发挥,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 (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名相杜佑孙。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