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02401

三上 第6课 西湖 (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568196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三上,6课,西湖,课件,教案,练习
    第六课 西湖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认读11个生字,书写10个生字。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和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丽。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同学的讨论交流,在语言的品味中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祖国的河山无比壮丽,到处有如画的风景,美不胜收。“桂林山水甲天 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等等都是对这些美景的高度概括。想不想亲身感受一下这些 美景呢?那今天我们就先到素有“人间天堂”美称的杭州西湖去走走看看吧!(播放视频) 2.板书课题《西湖》。 3.你知道“西湖”在哪吗? 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之西,三面环山,一面濒城。湖体轮廓近似椭圆形。湖面上有孤 山和白、苏二堤,将湖面分成外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湖、岳湖五个部分。湖中有小 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岛。西湖为杭州游览胜地、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二、初读感知 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 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炎———淡、尤———犹、各———格、———初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素”上下结构。上小下大。 “绵”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上是“白”右下是“巾”。 “浮”左右结构,注意右上笔画要紧凑。 “掩”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上是“大”右下是“电”。 “令”独体字,不要丢掉最后的点。 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西湖的美景 远眺西湖:山峦湖水 近赏西湖:孤山湖堤,湖心小岛 月下西湖:明月清风 华灯闪烁 琴声悠扬 3.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 sù mián xiāng luán yíng yǎn wǎn yōu róng dié 朴素 连绵 镶嵌 山峦 瀛洲 掩映 宛如 悠扬 溶化 层叠 A. 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词语理解: 层层叠叠:形容层次繁多、错综复杂。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悠扬:形容声音高低起伏、持续和谐。 三、精读领悟 1.全文共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 (第 1段):西湖是杭州的一颗明珠。 第二部分(第2-4段):西湖如诗如画般的秀丽景色。 2.第一部分 (1)品读第1自然段,杭州有什么美称?你是怎样理解“素有”的? “人间天堂” “素有”一直以来,向来。 (2)文中的两个“天堂”意思一样吗? 第一个“天堂”指杭州,第二个“天堂”指西湖。 (3)“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运用了什么修辞? 比喻 把西湖比作明珠,形容西湖的美。 3.第二部分 (1)品读第2-4自然段,作者放眼远眺山是什么样? 山:层层叠叠、连绵起伏 (2)为什么说西湖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3)湖又是什么样的?运用什么修辞?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比喻 把湖面比作银镜,写出了西湖水的清澈平静。 (4)你是怎样理解“犹如”的,你能用它写句子吗? 犹如:好像。 字典犹如一位不说话的老师。 师:远眺西湖,犹如优美的山水画;那就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西湖。 (5)作者描写了十里西湖哪些景物? 孤山、白堤、苏堤、湖心小岛 (6)孤山、白堤、苏堤、湖心小岛分别是怎样的景色? 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 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绿树丛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