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04343

文言文中考专题训练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28次 大小:3377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文言文,中考,专题,训练
    ———桃花源记———中考五项 作家朝代选自 ①陶渊明,②东晋,③《陶渊明集》 文言字词 1通假字 ①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 ② 具答之,“具”通“俱”:全,都。 2一词多义 ①【舍】便舍船:离开;屋舍俨然:房屋。②【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寻向所志:标记。③【寻】寻向所志:寻找;寻病终:不久。④【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3古今异义词 ①【鲜美】古:鲜艳美丽,今:味道好。②【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运输事业。③【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④【间隔】古;不通音讯,今;距离。⑤【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进退两难的境地。⑥【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不管。⑦【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够,不充分。⑧【如此】;古:像这样,今;这样。⑨【仿佛】古:隐隐约约看不清楚;今:好像;⑩【俨然】古:整整齐齐的样子;今:好像(贬义) 4词类活用 ;①此中人语云;【名作动】;告诉:②复前行;【名作状】;向前;③欲穷其林【形作动】;走到尽头。④渔人甚异之;【形作动】;对…感到诧异: 5重点实词 ①缘溪行;沿着。②咸来问讯;都。③阡陌交通;田间小路。③黄发垂髫;小孩。④皆叹惋;感叹,惋惜.⑤诣太守;到,特指拜访。:⑥桑竹之属;类:⑦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 6文言虚词 ①忘路之远近;【的】;处处志之;【凑足音节,不译】:忘路之远近;【的】:②不复出焉;【在那里】③高尚士也;【判断语气】④无问津者;【…的人】⑤欲穷其林【这】得其船【他的】 7所出成语 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鸡犬相闻,落英缤纷,黄发垂髫。 文言句子 1特殊句式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省略句】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判断句】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判断句】 2修辞句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借代】 3特殊内涵句 【桃花林景色】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②【桃花源景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人们安居乐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④【突出桃花源人与世隔绝多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⑤【表现陶渊明独爱其身】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千古名句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内容 内容层次 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主 旨 寄托了作者和平、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政治理想,也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 对比阅读 被对比文章题目 《雪窦游志》原文: ① 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②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③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xiu)书“雪窦山”字。 自出题目 译文①水更浅,行船不通畅,拉着船也不能进入。在陆地上行走六七里路,在药师寺住宿。药师寺背靠着紫芝山,僧人大多喜欢读书,不像出入于城市官府里的(僧人)。 ②过了两夜,就沿着小溪,再从山的东侧出来,淌过溪水,四周被大山环绕。远远望去,如同一条白蛇蜿蜒向下奔驰到山谷中,大概是山涧中的水流。桑田麦垄,上下连接,农家隐藏在竹树之间,打柴和放牧的孩子互相追逐嬉戏,真的如同在图画里行走一般。想要问这里所经历的名称,可是轿夫质朴土气,不大懂得吴地的方言,有的勉强回答,有的答非所问,大致问十句才能够懂得两三句。 ③翻过两道山岭,起初有一座亭子面对着道路,上面用赤黑色的漆写着“雪窦山”三个字。 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