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11733

3古诗两首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2027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要求 1.学习这两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欣赏美丽的春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了解诗的意思。背诵古诗。3.入情入境地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了解诗的意思。背诵古诗。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 惠崇(huì chónɡ)《春江晓景》 [宋]苏 轼 [①你认为这句诗写的是早春还是晚春 为什么 ] [2] [②本句是用什么样的画面来表现季节的变化的 ] [3] [③这句诗给人怎样的感受 ] [4] [④这句话的内容是作者亲眼看见的吗 ] 游 园 不 值 [宋]叶绍翁 [5] [①诗中不说主人不在,而是猜测什么 ] [6] [②“柴扉”久扣而不开,告诉了我们什么 ] [7] [③“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请你说一说,它们为什么要“出墙来”。]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象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 惠崇的《春江晓景》图。 一 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僧人,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儿。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所作的题画诗。21教育网 二 自读诗句 熟读诗句,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 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少想象难度。 蒌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嫩茎可吃。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一种鱼,肉味鲜美,但卵巢、血液和肝脏有剧毒。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中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 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开放的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和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是从画面上看到的吗 (不是。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上的事物展开的联想,它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芽冒尖儿,也就是河豚逆流而上的季节。)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五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欣赏美丽的春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游园不值》的朗读录音。 一 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快的脚步走来了。春天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地说)【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今天,我们学习宋代大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古诗,看看他是怎样描述春天的。(板书题目:游园不值) 二 检查预习情况 读熟的同学有多少 这首诗读懂了的又有多少 三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的时候用心体会、琢磨,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而且还要读出诗的感情。 2.检查学生的读诗情况。 引导学生展开朗诵比赛,反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