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12624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教师用书 (1份打包)

日期:2024-06-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208711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必修,1份,用书,教师,人教,高中
  • cover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学习目标: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重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目的、内容、特点及作用。 2.难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材整理1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背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我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2.内容 (1)王位世袭制 ①夏朝:从夏启开始,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②商朝: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2)行政管理制度 ①中央:商朝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3.特点:奴隶制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5“学思之窗”,思考:从这段记载,你能看出商朝的相权有多大吗? 【提示】 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相权很大,包括参与制定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等,甚至有时可废立商王等权力。 教材整理2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巩固国家政权。 3.内容 对象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义务 诸侯要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权利 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役等 4.结果:经过层层分封,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影响 (1)积极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②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2)消极:受封的诸侯在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到西周后期,随着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教材整理3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具有政治性质。 3.内容 (1)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王位由嫡长子继承。 (2)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3)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4.作用 (1)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轻巧识记] 概括理解宗法制 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三个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 三个重要观念:“亲亲尊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裙带关系,荫庇心态”。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从王位世袭制发展到分封制和宗法制,都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 2.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与分封制互为表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4.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探究点一 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注意省略号,归纳出分封的等级和封地的范围。 史料二 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提取关键语句“周王”“嫡长子”“庞大的宗族网”得出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的关系。 【史料应用】 (1)史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