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 24.编钟 一看课题,大家有没有一种 急切想要了解编钟是什么东西的心 情呢?嗯?编钟?编钟到底是什么 东西呢?课文的内容与这个编钟有 什么关系呢?快来学习吧! 编钟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 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 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 用丁字形的木槌和长形的棒分别 敲打,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 每个钟音调不同,按音谱敲打, 可演奏美妙的乐曲。 打击 恢弘 铭文 拆御 音域 古雅 铸成 椭圆 矗立 精湛 赞叹不已 泪水涟涟 国泰民安词语我会读 赞叹不已: 泪水涟涟: 国泰民安: 词语意思我知道 对某事物或某人不停地称赞,形容极度赞赏。 指流泪不断的样子。也比喻流泪留得好像停不下、止不住的样子。 国家太平,人们生活极其安定。 初步阅读课文后,你能自由说出本篇课文的大概内容吗?试一试。如果不能自由说出,那么,请你多读几遍。耐心地、认真地读。然后再简要概括课文内容。也可借助你的工具参考书来看看。 课文主要介绍在远古时代,我们 的祖先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钟, 也就是编钟。然后介绍了编钟的 功用、外形、特点。最后写以“ 文明古国的象征”向世人展示今 日中国的辉煌。 第一段:(1)简要介绍编钟的历史由来。总起全文,由而引出下文对最为著名的曾侯乙编钟做出的介绍。 第二段:(2到6)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曾侯乙编钟的基本的情况。课文分段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 世界上最早的钟。中国古代的钟不 是用来报时的,而是举行仪式的重 要乐器。 开头则是从钟的历史开始谈起,追本溯源,指出我国古代的钟是一种重要的乐器。第一部分 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图的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这套编钟以恢弘的气势、精湛的铸造工艺、非凡的音乐效果以及内容丰富的乐律铭文震惊了世界! 这一小节先写了曾侯乙编钟出土的时间、地点,然后用四个“最”,很是突出了这套曾侯乙编钟的特点。 (重要价值)第二部分 1 基本简介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或宴饮时。最初的钟是由商代的铜铙演变而来,按其形制和悬挂方式又有甬钟、钮钟、镈钟等不同称呼。频率不同的钟依大小次序成组悬挂在钟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阶,称之为编钟。钟的大小和音的高低直接相关。商代的钟为3枚一套或5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8枚一套的,东周时增至9枚一套或13枚一套。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风靡一时,和其它乐器如琴、笙、鼓、编磬等成为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 (了解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 2 出土经过 1977年9月,湖北随州城郊的一个小山包上,沉睡于地下2430年后,曾侯乙编钟得以重见天日。 这是中国文物考古、音乐史和冶铸史上的空前发现。 那一天,随州城郊擂鼓墩驻军扩建营房过程中, 偶然发现了曾侯乙墓。这是个面积达220平方米、比长沙马王堆汉墓大6倍的“超级古墓”。 当勘测小组赶到现场时,部队施工打的炮眼距古墓顶层仅差80厘米,只要再放一炮,这座藏有千古奇珍的古墓就会永远不复存在。1978年5月22日凌晨5时,墓室积水抽干后,雄伟壮观的曾侯乙编钟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所有在场的人都被这座精美绝伦的青铜铸器惊呆了:历经二千四百多年,重达2567公斤的65个大小编钟整整齐齐地挂在木质钟架上。 编钟出土后,文化部的音乐家黄翔鹏、王湘等人赶到现场,对全套编钟逐个测音。检测结果显示:曾侯乙编钟音域跨越5个八度, 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曾侯乙编钟 3 音乐特色 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横梁木质,绘饰以漆,横梁两端有雕饰龙纹的青铜套。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以头、手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