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22976

2017年中考化学(安徽专用)总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溶液 (2份打包)

日期:2024-05-07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31744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7年,中考,化学,安徽,专用,复习
    课件40张PPT。复习课件PK中考第九单元 溶液 第1课时 溶液的形成与溶解度 1.溶液 (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3)组成 注意:①均一、稳定的液体并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铁溶液为黄色;③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④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但: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2.溶解的过程 (1)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发生了两种变化。 ①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 ②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 (2)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①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如NH4NO3溶于水。 ②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升高。如NaOH、浓硫酸溶于水。③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 温度不变。如NaCl溶于水。 注意:CaO加入到水中,也能使溶液温度升高,但不是溶 解放热,是CaO和水反应生成Ca(OH)2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乳化现象 3.乳化现象 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乳化。洗涤剂所起的作用是乳化作用。 注意:乳化与溶解的不同点是分散的状态不同,植物油被洗洁精乳化成细小的油滴;植物油在汽油中溶解,分散在汽油中的是植物油的分子。【例1】(2016年苏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C.稀硫酸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少量氯化钠固体,固体不溶解C【解题点拨】食用油加入水中可形成乳浊液,不能形成溶液,A错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B错误;酸、碱、盐溶液能导电,就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C正确;一定温度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不能溶解硝酸钾固体,但可以溶解氯化钠等其他固体,D错误。 【答案】C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 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 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在一定温度下,该溶液能不能继续溶解剩余溶质,如果不能,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溶质与溶液共存,那么这种溶液就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否则是不饱和溶液。 (3)相互转化 对于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结晶。 对于Ca(OH)2等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结晶。注意: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就可能是浓溶液;③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2.结晶现象 (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以晶体的形式从它的水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2)原理: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有些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有些受温度影响较小。(3)结晶的方法 ①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如KNO3。 ②蒸发溶剂法(浓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NaCl。 (4)结晶法分离混合物对于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可根据它们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小的不同,采用结晶法分离。如分离KNO3和少量NaCl的混合物,可先将它们配制成热饱和溶液,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