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23170

7狄仁杰公正护法 教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2256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仁杰,公正,护法,教案
  • cover
教学要求 1.认识“庇、屠、辜、悯、悼”5个生字,读读记记“屠杀、无辜、怜悯、哀悼”及“勃然大怒、声名鹊起、哀鸿遍野、犯颜直谏、手足无措、引以为戒”等词语。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狄仁杰是怎样公正护法的,感悟狄仁杰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品质。3.根据第3、4自然段的内容编演课本剧。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培养自学守法、护法的意识。 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了解狄仁杰是怎样公正护法的,体会狄仁杰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品质。认识严格执法的重要意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1] 7 狄仁杰公正护法 [2] 唐朝有一位刚正廉明、执法不阿〔ē〕的政治家,他就是一代名相狄仁杰。[①狄仁杰是个怎样的人 ] 段导读: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的主人公。 [3]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狄仁杰。 公元676年,狄仁杰被任命为大理寺负责人。大理寺是当时中央的审判机关。他到任第一年,便处(chǔ)理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多人,[②积案多,涉及人数多,说明了什么 ]无论被判处有罪还是无罪,没有一个当事人不服的。[③人们“服”的是什么 ]狄仁杰明察善断,循律准确,一时声名鹊起,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的大法官。 段导读:第2自然段写狄仁杰办事能力强,判案准。 为了维护当时的法律制度,狄仁杰甚至敢于犯颜直谏(jiàn)。 [4] [④“敢于犯颜直谏”说明狄仁杰是个怎样的人 ] [5] 这年秋天,一个叫权善才的将军误砍了昭陵上的柏树。唐高宗勃然大怒,准备严惩权善才。狄仁杰上书皇帝,说明按律令应该免去权善才的职位,但高宗认为免职的处罚太轻了,下令立即处死权善才。[⑤皇帝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狄仁杰坚持说此人罪不当死。高宗生气了,板着脸说:“权善才砍了昭陵上的树,是陷我于不孝,必须杀他!”大臣们一看皇帝生气了,都用眼色示意狄仁杰别再说了。[⑥大臣们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 [6] 狄仁杰却依然据法力争道:“哪有所犯的并非死罪,就下令判处死刑的呢 如果刑法这样没常规,岂不是让天下百姓手足无措吗 ……现在陛(bì)下为了昭陵的一棵柏树就要杀掉一位将军,那千年以后,人们会把陛下看成是什么样的皇帝呢 这就是臣不敢奉陛下的命令杀权善才的原因,臣不能陷陛下于无道啊!”高宗听了,觉得有理,便收回成命,免了权善才的死罪。 [7] [⑦你认为高宗皇帝为什么会被狄仁杰说服 ] 段导读:第3自然段举例说明狄仁杰维护法律,敢于犯颜直谏。 当时有一个叫王立本的大臣,仗着皇帝的宠信,滥用职权,干了不少坏事,朝廷的大臣们敢怒不敢言。[⑧大臣们为什么“敢怒不敢言” ] [8] 狄仁杰上奏高宗,指明此人罪行严重,应交给大理寺审理。高宗要狄仁杰看在王立本还算个人才的分上,破例宽恕他。[⑨你认为皇帝用人的标准是什么 ] [9] 狄仁杰回复道:“国家就算再缺乏人才,也不缺他一个王立本吧 陛下为什么要包庇(bì)罪人而破坏王法呢 如果陛下坚持这样做,[⑩“这样做”具体指什么 ] [10] 那就把臣流放到荒无人烟的边疆去吧,日后,也好让忠心报国者引以为戒。”高宗听了这话,无言以对。[高宗为什么无言以对 ] [11] 王立本终于被判刑,朝廷的风气由此大为好转。 段导读:第4自然段举例说明狄仁杰严格执法,不避权贵。 公元688年,武则天令宰相张光辅率兵三十万去平息豫州叛乱。叛军本是乌合之众,听说朝廷派兵来了,便作鸟兽散了。豫州官民出城迎接朝廷的军队。但张光辅却不分青红皂白,示意部下屠(tú)杀无辜(ɡū)百姓。之后,又以查寻叛党为名,四处抄家掠物,滥捕滥杀。[从以上行为可以看出,张光辅是个什么样的人 ] [12] 一时间冤狱四起,受害者不计其数。这时,狄仁杰奉武则天之命,赴豫州任刺史之职。到了豫州,他看到哀鸿遍野,无辜而受牵连的人极多,内心非常不安。于是,一面下令给那些死囚开释刑具,一面秘密上书武则天,奏明原案的“诖(ɡuà)误”,请求武则天怜悯(mǐn)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