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2709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优秀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1281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4课
  • cover
学科 语文 授课年级 八年级 学校 教师姓名 课题名称 《大道之行也》 课时 1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一、谋篇立意文章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天下为公”的思想。二、文章脉络全文分三层。第一层,从“大道之行也”至“讲信修睦”,总括了“大同”社会的社会风气。“大道”是准则,“天下为公”是人们对社会的共同认识,“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人们的处事原则与方法。第二层,从“故人不独亲其亲”至“不必为己”,分项列举“大同”社会的人际关系、福利事业、社会分工等社会制度,从人们对待财物,对待劳动的态度等社会道德两方面证明“大同”社会的优越性。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至文末,是总结。三、写作方法 1.层次清楚,有条不紊。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2.多用排偶句式。文章大多采用排偶句式,如“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等,使句式整齐,节奏分明;而又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3.背诵并默写全文。。 过程与方法: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3.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教学用具 多媒体、录音机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难点: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学思路设计 一、导入新课,前提测评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三、发挥想象,拓展练习四、寄语同学,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 学生参与 一、导入新课,前提测评 1.学生齐背《桃花源记》……文中的桃花生活是历代文人梦寐以求的美好生活,但早在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关于人类美好生活的构想,我们的先哲们把这种社会命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种社会是怎样的。 2.作品与背景简介3.检查预习情况(重点字词的注音与解释)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范读课文 2.跟读,注意难读字 3.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 4.围绕以下问题小声读课文:什么是“大道”?什么是“大同”?什么是“大道之行也”? 5.自读课文,对课文的字词句进行解释 6.学生翻译全文7.齐读课文,思考:(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3)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怎样? 8.分析文章的结构 9.学生齐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发挥想象,拓展练习 1、发挥你的想像,把大同社会的场景进行形象的描绘。 2、“大同 ”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3、你如何看待我们政府今天提倡的和谐社会和这个大同社会的关系?四、寄语同学,布置作业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尽管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实现,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的财富…… 交流预习成果听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