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28785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3单元第9课《赤壁赋》教案

日期:2024-06-0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1271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单元,9课
  • cover
《赤壁赋》教案 【知识目标】 一、培养诵读文言文的技巧与习惯,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二、能借助工具书与上下文读懂词句,重点掌握词语的通假、活用与特殊句式 【能力目标】 一、分析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二、学习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将抽象的声、情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得具体可感,优美形象。 【情感目标】 一、了解“赋”的文体特征,鉴赏本文音韵美和意境美。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感情,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教学重难点] 1、落实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的教学,了解“赋”的文体特征,鉴赏本文音韵美和意境美,是学习重点。 2、学习课文在记叙中议论和抒情的特点,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感情,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是学习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了解常识,进入情景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仁宗嘉祐二年(1—057)登进士第,除大理评事,授凤翔府签判。神宗熙宁间,王安石主持变法,苏轼因持不同政见,请求外调,任职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写诗获罪,史称“乌台诗案”。贬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元祜二年(士086),旧党司马光等执政,苏轼一度被任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但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再度被迫离开朝廷,出知杭州、颍州。哲宗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复用新党,苏轼又被远谪惠州(今广东惠阳县)、儋州(今海南儋州市)。徽宗即位(1100),被赦北还,次年七月卒于常州。谥文忠。苏文思路开阔、笔力奔放、变化多姿、收纵自如,被列人“唐宋八大家”,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想像丰富、比喻新巧、议论风发,风格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二、检测预习,梳理词句知识 【重点实词】 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 山川相缪 羽化 溯流光 愀然 酾酒临江 肴核既尽 狼籍(藉) 【一词多义】 纵一苇之所如(到) 如泣如诉(像) 如其不才(如果,连词) 海内晏如(…的样子,形容词尾) 军旅卒发———(通“猝”) 卒莫消长———(最终,到尾) 有始有卒者———(终结,完毕) 身先士卒———(士兵) 卒于任上———(死)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适长沙(到.....去) 以适于时也(适合,适宜) (秦王)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满足) 而适类于予(副词,恰好) 处分适兄意(满意) 【词类活用】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归:使动用法,舞:使......起舞;注:使......哭泣 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顺流而东也:名词作动词,向东流。 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意动用法,侣:以.....为侣。友:以.....为友。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 渺沧海之一粟(形容词作动词,渺小得像) 哀吾生之须臾(为动用法,为.....哀叹) 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作动词,显出白色) 【特殊句式】 〖省略句〗 (余)举酒属客。 (其声)舞幽壑之潜蛟。 (吾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 〖状语后置句〗 月出于东山之上。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字词拓展】 弦(xián)外之音、扣舷而歌 (xuán)、炫(xuàn)耀 目眩 箫(xiāo) 洞箫 萧(xiāo)瑟、呼啸(xiào) 缪(1iáo) 山川相缪 谬(mù)误、寥(1iáo)寥可数 溯(sù)流光 朔(shuò)风 横槊(shuò)赋诗 塑(sù)料 塑造 泥淖(nào)、风姿绰(chuò) 桂棹(zhào) 风姿绰(chuò)约、 卓(zhuó)越 余音袅袅(niǎo) 凫(fú)水、枭(xiāo)雄 愀(qiǎo) 然 龙湫(qiū)、泥鳅(qiū)、揪jiū住 三、诵读感悟,品味语言美与意境美 四、探究思考,交流体会 1、作者的情感在文中有怎样的变化?试以简洁的词汇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