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29177

(新)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第28课 北宋的统治 (共19张PPT)

日期:2024-05-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16511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8课,19张,统治,北宋,课件,下册
  • cover
课件19张PPT。第28课 北宋的统治第七单元 多民族政权并立与两宋社会变化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学习目标1.了解北宋建立的基本情况;了解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等基本史实;了解赵匡胤实施集权措施的背景条件,具体的措施,这些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历史结果。 2.通过对赵匡胤为什么要实施集权的原因,和具体的措施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抓住重点的学习能力。 3.认识到赵匡胤的举措带来的问题———他的集权措施有失偏颇,导致宋朝的积贫积弱,从而得我们做任何事情,要辩证地、长远地看问题的结论。一探究点:北宋的建立与与中央集权的强化1.北宋的建立(陈桥兵变): (1)时间:960年。 (2)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 (3)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 赵匡胤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杯酒释兵权”(1)军事方面:设法剥夺高级武将的军权,从地方军队里挑选强壮的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2)在中央: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宰相专掌行政,枢密使掌管军事,三司使管理财政。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各自长官分别对皇帝负责。(3)在地方:中央派文官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地方财赋收入除留一部分作为必要开支外,其余全部收归中央;还在府、州设置通判,与知府、知州共同管理地方。 一探究点:重文轻武的国策1.原因: 吸取武将专横导致割据分裂的历史教训。2.表现:(1)选用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文官可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只是副帅,受文官的监督和管束。《大驾卤簿图》中骑马的宋代文官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狄青精通兵法。以功升枢密副使。平生前后25战,以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夜袭昆仑关最著名。狄青生前,备受朝廷猜忌,导致最后抑郁而终;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2)进一步发展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进士地位。科举考试在北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3)重视文教事业,在中央设太学,在地方设州学、县学,由朝廷选派学官,传授儒学。私人创办的书院也在两宋时迅速发展,对培养人才和传播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年。岳麓书院是古代汉族书院建筑,属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风景区岳麓山东面山下。 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内的孔府建筑群,始建于宋,明朝移建于今址。一探究点:宋初统治措施的影响1.积极影响:基本消除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隐患,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2.消极影响:造成了机构重叠、官员冗滥、军队指挥不灵等诸多弊端。中央集权的强化 北宋的建立 (陈桥兵变) 时间: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都城:东京 北宋的统治剥夺高级武将军权; 在中央,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宰相专掌行政,枢密使掌管军事,三司使管理财政,各自长官分别对皇帝负责; 在地方,中央派文官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还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 重文轻武的国策选用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武将受文官监督和管束; 进一步科举制度,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开办学校,传授儒学。基本消除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隐患,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造成机构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