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31019

疆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优秀教案

日期:2024-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1357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疆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
  • cover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行文简洁流畅,纲举目张,条理清楚。 本课词语丰富,要引导学生感悟、积累,文中出现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语言比较多,可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作一般了解,教师则不必过多讲解。 目标预设: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的原因,领悟过渡段的表达作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的原因,领悟过渡段的表达作用。   设计理念: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 设计思路: 高林生老师以及不少前辈都反复强调:第一课时,还是应该紧抓字词的教学,在引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帮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学写好生字新词,为第二课时做准备。我想,这应当是我们第一课时教学的总体目标,简单的说,第一课是就是读书、写字,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扫清障。” 本着这样的一个思路 ,“书不读熟不开讲”的原则,在此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从学生心中的海洋导入新课,质疑课题到初读课文,着手学习生字词———再到浏览课文,概括课文内容———领悟过渡段的表达效果———感受海洋和人类的关系:热爱又敬畏———设下悬念,继续学习这样几个环节,准备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通过指名点、齐读、默读、浏览、速读等多种形式,再加上想象、课件、图片的展示等手段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利用生活资源领悟课文,加深理解和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茫茫的宇宙中,飘浮着一颗美丽的“水球”,那就是我们的地球。之所以称地球为“水球”是因为什么呢? 2、是呀,地球上71%都覆盖着水,即海洋。你亲眼见过海洋,了解海洋吗? 3、我们曾读过很多与海洋有关的书籍。从电影、电视上看到过有关海洋的镜头,海洋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吗?学生交流。出示画面:平静温柔的海、波涛汹涌的海。 4、大海在我们的眼中,它有时候是那么平静、安详,有时候面目是那么汹涌、可憎。它有时候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欢乐,有时候却是无限的痛苦。可是金涛先生却认为,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板书课题) 5、质疑: 读了课题,自己有什么想法和大家交流交流。猜猜课文又会给我们写些什么内容呢 (如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海洋———21世纪的希望》,齐读课题。 海洋和人类的关系怎样?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呢? 设计意图: 学生对海洋的了解大多局限在图片,影像资料中介绍,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接着围绕课题进行质疑,每篇文章的题目都是作者精心推敲后对文章内容的精华浓缩,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出色的题目,准确鲜明,引人入胜,提示文章内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于课题处设疑,从文本处进行资料链接,或音乐渲染,或语言描绘,引导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产生阅读期待,欣欣然走进文本。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轻声练读课文,提出要求要读准字音,要把句子读得正确、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然后出示生字词,检查 低廉 威胁 索取 敬畏 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