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祖国美景知多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祖国的名胜古迹,了解风景摄影的重要技法———取景,重点介绍构图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发现身边美丽与独特的景色,能拍摄出主体突出、构图新颖的风景,尝试用不同的构图拍摄校园的风景,提高发现美、捕捉美、创造美的兴趣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艺术的美好情感。 2学情分析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已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初步接触摄影知识,符合其认知规律。很多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就喜欢相机、手机等拍照,但他们不具备拍摄基础知识,通常很难拍出美的作品,这一课教学,旨在交给学生风景摄影重要技法—取景,重点介绍构图方法,让学生轻松学会拍摄出主体突出的照片。 3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祖国美景,学习风景摄影的取景方法,尝试用不同的构图拍摄同一风景。 难点:用美、用心、用情拍摄出取景巧妙、主题突出的风景摄影作品。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互动导入,感受祖国美景(10分钟左右) 1、初步感受家乡—宁波美景 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家乡宁波的美景,再结合图片进行欣赏,初步感受祖国美景。 揭题:《祖国美景知多少》 2、小组讨论交流—祖国美景。 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相互介绍自己去过的祖国美景,并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初步感受美。 3、深入欣赏感受—祖国美景摄影作品 伴随着优美的旋律,教师用优美的语言讲述祖国各地美景,带领学生感受大好河山。(如果你想去海边,可以去亚龙湾,感受那洁白细腻的沙滩和蔚蓝的海水,可以到黄山,欣赏那壮观的日出。当你想看小桥流水的江南美景时,我们可以泛舟乌镇、西湖,去领略那里的美。如果你到了北方,一定要去爬一爬万里长城,它可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呀!) 【设计意图:家乡宁波的美景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因此,相对来说这样更贴近学生的切身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更多祖国的美景。摄影作品欣赏,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摄影作品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4、对比学生作品—激发学习兴趣 将学生旅游时拍的照片与之前祖国摄影作品相对比,让学生从中找出存在的差距,初步感受风景摄影的取景和构图方法,进而激发学生想学好摄影的欲望。 活动2【活动】二、逐步探究,了解摄影知识(10分钟左右) 1、用取景框取景 打开宁波三江口风景卷轴图,请学生用大小不同的取景框在图上直接取景。并请同学做简单表述(主体物?表现什么?) 小结:像这样对想要的风景进行取舍,(板书:取舍)这就是取景。(板书:取景) 2、了解构图的形式 【突出主体,主次分明】通过学生介绍,引出构图的重要知识。(板书:主体突出主次分明) 【位置摆放的视觉效果】教师摆弄取景框,引导学生把主体放在偏左或偏右的位置,让其更符合人们的视觉感观。 【多种构图形式】用多种构图形式来取景,(板书:构图)示范不同的构图方法,并讲解构图原理。(板书:横、竖)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的拼摆取景框,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取景和构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动3【讲授】三:深入探究,学习构图形式(6分钟左右) 1、仰拍 出示树的图片,提问:摄影师用了怎样的拍摄方式?(板书:仰拍)仰拍出的照片给你怎样的感觉?(可以增加主体物高大挺拔的气势,产生高耸入云的感觉。)这样的拍摄方法还可以表现哪些事物呢?(拍高塔、大树、高楼、甚至我们平时看到的小草,都显的非常高大。) 2、平拍 出示漓江的照片,提问:用了什么拍摄方式?(板书:平拍),有怎样的感觉?(最符合一般人观看视角,真实反映,平静、稳定)还可以表现哪些景物?(庙宇、湖面) 3、俯拍 出示故宫的照片,提问:非常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