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55张PPT。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一二三四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1.特征。 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的范围广。 2.成因。 (1)降水方面。 (2)水资源方面: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之间水土资源不平衡。 (3)社会经济方面:工农业生产用水量提高。 ①耕地复种指数增加,灌溉面积扩大。 ②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 ③我国人口增加,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增多。一二三四二、我国的洪涝灾害 1.成因。一二三四2.时空分布。 (1)空间分布:南方地区降水量大,雨季长,暴雨多,是洪涝灾害多发地区。 (2)时间分布: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以夏季最为集中。 思考讨论洪涝灾害多发区的地形有何特征? 提示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灾害的多发区,这些地区地势低平,河流的流速较慢,泥沙淤积严重,导致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一二三四三、影响我国的寒潮 1.概念。 规模较大、势力较强、温度较低的冷气流侵袭现象。 2.多发季节:冬半年。 3.特点:降温快、温度低、来势猛、风力强、规模大、范围广。 4.源地: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 5.入侵路径。一二三四一二三四6.危害。 (1)农牧业。 北方:急剧的降温会对北方的农作物造成冻害;南方:某些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有可能被冻死;草原牧区:寒潮带来的暴风雪会覆盖草场,造成“白灾”;干燥地区:寒潮可以引起沙暴。 (2)交通运输。 严重的大雪、冻雨常常会压断电线、折断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等。一二三四思考讨论寒潮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危害,难道寒潮对人类就没有有利的影响吗? 提示寒潮虽然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灾难,但在有些方面还会带来有利的影响,如强降温和严寒,能冻死越冬病菌虫卵,有利于小麦灭虫越冬、净化空气、盐业制卤等。一二三四四、影响我国的台风 1.概念。 西太平洋热带地区热带气旋的通称。 2.多发季节。 影响我国沿海的台风常发生在每年的5—10月,尤以7—9月最多。 3.能量主要来源。 海水蒸发旺盛,湿热的空气上升,水汽凝结成云而释放出的大量热能。一二三四4.路径。 5.影响。 (1)危害:狂风、暴雨、风暴潮使房屋被毁、人畜死伤等。 (2)有利:缓解旱情,降温消暑。 思考讨论为什么在高纬度的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 提示高纬度的海洋上因为纬度较高,海面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少,水温较低,无法为台风的生成提供足够的能量。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探究一 我国的干旱灾害 材料一 中国网2013年9月9日讯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7月初至8月中旬,南方部分地区遭遇1961年以来最强高温少雨天气,江南、江淮、江汉和西南东部地区出现罕见高温干旱,其中,湖南、浙江部分地区连续30天日最高温度超过35 ℃,局地日最高温度超过40 ℃。持续高温少雨,导致湖南、贵州、湖北、江西、重庆、安徽、浙江等省份旱情发展迅速,群众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材料二 中国旱灾频次分布。 干旱灾害分布图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结合材料探究: (1)我国的旱灾有哪些主要特征? 提示我国的旱灾主要有三大特征:一是出现次数多,二是持续时间长,三是影响的范围广。 (2)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为什么这些地区易形成干旱灾害? 提示我国有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分别是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这些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的不稳定性导致其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降水量少的季节或年份,就容易形成旱灾。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3)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灾主要发生在什么时间?为什么? 提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灾主要发生在7、8月份。7、8月份随着我国雨带的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容易形成伏旱。 (4)我国干旱灾害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提示我国干旱灾害的形成主要受降水因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