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41752

22成语故事二则刻舟求剑课件

日期:2024-06-0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16525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成语,故事,二则,刻舟求剑,课件
  • cover
课件20张PPT。刻舟求剑22 成语故事二则资料宝袋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 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 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 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 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 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 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 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狐 假 虎 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jiàn剑xián舷hào号cuī催zhǔn准号hàoháo(记号)(号叫)字词乐园”预习检查检查、认读生字,检查字音识记效果。思考, 回答:课文讲的是什么人?他在什 么时候做了什么事?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初读效果。刻舟求剑:指的是在小船上刻个记号,再沿着记号去寻找宝剑。刻:刻印。舟:小船。求:找,寻找。剑:古代的一种兵器。课文解析 这则成语故事讽刺了那种死心眼、不懂变通的人,告诉我们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刻舟求剑”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内容梳理一、谈话入题。 同学们,你们读过成语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一个成语故事?每个成语故事都能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所以,多读成语故事是很有好处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刻舟求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以前学过的读书方法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并记住每个生字的读音,在课文中标明自然段。 2、检查、认读生字卡片,检查字音识记效果。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初读效果。  从前,有个人坐船过江。他一不小心,挂在身上的宝剑掉进江里去了。   那个人一点儿也不着急,拿出小刀在船舷(xián)上刻了一个记号(hào)。   有人催(cuī)他:“还不赶快捞!”   那个人不慌不忙,指了指刻的记号,说:“不用着急,宝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等船靠了岸,我从这儿跳下去,准(zhǔn)能把宝剑捞上来。”刻舟求剑(jiàn)课文4.思考,回答:课文讲的是什么人?他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一个人坐船过江时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宝剑的事。)三、逐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读第1自然段。(回答) 这一段讲了什么?(一个人坐船过江时身上的宝剑掉到江里去了。)“从前”指的是古时候。2.自由读第2自然段,提问: 这一段主要讲谁?他做了什么?“一点儿也不着急”是什么意思?从哪儿看出他一点儿也不着急? 有人催他:“还不赶快捞!” 那个人不慌不忙,指了指刻的记号,说:“不用着急,宝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等船靠了岸,我从这儿跳下去,准能把宝剑捞上来。” (十分着急)(不慌不忙)3.学第四段。(重点段) (1)朗读第四段,先把那个人不慌不忙说话的语气读出来,在朗读中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2)掉剑人不慌不忙,他是怎样想的?这个人准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 这剑是从正在行驶的船上掉到江里的。船不断向前移动,船上的记号就随着船移动,这个记号就失去了作用。所以船靠岸后,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是不可能捞到的。主题概括 学习了“刻舟求剑”这个成语,你收获了什么道理?这则故事批评了掉剑人不按情况的变化来处理事情。 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变通的人。拓展提升 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吧!井底之蛙 负荆请罪 杯弓蛇影 鹤立鸡群 亡羊补牢 叶公好龙 “刻舟求剑”这则成语故事讽刺了那种死心眼、不懂变通的人,告诉我们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吧!心灵感悟一、组 词剑( ) 敛( ) 捡( )舷( ) 炫( ) 船( )准( ) 谁( ) 推( )练习随堂练习宝剑收敛捡到船舷炫耀小船准备是谁推开二、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把名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井底之蛙 负荆请罪 杯弓蛇影 鹤立鸡群 亡羊补牢 叶公好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