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41846

岳麓版九下 第一课 俄国十月革命(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5-05-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76284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岳麓,九下,一课,俄国,十月革命,课件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基本情况以及其历史意义,思考俄国和中国的革命道路为什么不同?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像、视频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变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变革;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通过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和十月革命的胜利。 【教学难点】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列宁的图片。教师引言:这位伟人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当年我们中国的老大哥俄国的领头人,他在俄国的地位就相当于中国的毛主席,那么列宁为什么会在俄国有如此的威望?他带领的十月革命是如何取得胜利的?十月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我们来学习《俄国的十月革命》。 二、讲授新课 (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 1. 俄国革命的历史条件 师: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枝。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首都彼得格勒底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沙皇政府在战场上频吃败仗,在国内危机四伏。至1917年,俄国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21教育网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 师:一站之前俄国的社会就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一战期间俄国的半数劳动力被充军,所以一站加剧了本来就很尖锐的社会矛盾。21cnjy.com 多媒体展示一站中的俄国士兵以及一站中俄国群众游行示威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师:阅读课文后找出二月革命的时间、地点、革命主力、结果 时间:1917年3月(俄历2月) 地点:首都彼得格勒 革命主力:工人和士兵 结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师:1917年3月,革命群众在焚烧象征沙皇权力的标志,二月革命期间莫斯科经战斗遭枪炮破坏,彼A得格勒妇女进行了示威游行 多媒体展示《二月革命》表进一步了解二月革命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1.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 师:阅读课文之后,讨论二月革命之后并存的是哪两个政权 以及它们各得到了哪些阶层的支持 学生:有工兵代表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由工农群众和革命士兵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由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支持。2·1·c·n·j·y 多媒体展示《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表 2.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师:请同学们看《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图》,可以看出列宁当时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 师:1917年二月革命以后,在彼得格勒的几十万群众示威游行,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这也是为什么列宁会回到彼得格勒的原因。群众示威被政府镇压还有一个著名事件是什么? 学生:七月流血事件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爆发和胜利 师:人民群众惨遭政府压迫,人民苦不堪言,再加上列宁在此时已回到彼得格勒,于是就爆发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阅读课文找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时间、目的、革命主力、领导力量 时间:1917年11月6日夜至7日 目的: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革命主力: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力量 领导力量: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 讨论: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学生:1.俄国社会矛盾激化; 2.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3.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⒋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多媒体展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相关图片 师: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午夜,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