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步骤及顺利完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学生归纳中国历史上有关土地问题的史实,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要求学生访问当地的老人,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组织学生讨论,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感知、思考和探索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能力。【出处:21教育名师】 (2)要求学生整理出知识要点,巩固本课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对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通过引导学生对土地改革中有关政策的理解,使学生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的重要性,明确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21cnjy.com 【教学重点】 土地改革运动。 【教学难点】 新中国成以后,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是怎样进行土地革命的?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地改革是怎样进行的?通过这些提问,让学生归纳中国共产党曾经制定和实行过的土地政策,由此导入新课2-1-c-n-j-y 二、讲授新课 (一)土地改革运动 1.土地改革运动的原因 师: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述: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导致中国落后,是人民长期受剥削,受压迫的根源,它严重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版权所有:21教育】 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还没有获得土地,农民迫切希望得到土地。 2. 土地改革运动的目的 师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什么时候颁布的?它规定了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师强调: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点读课本对话框中的内容:土地改革为什么土地改革能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通过土地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可为工业建设提供劳动、原料、粮食和资金。农民收入提高,购买力增强,可为工业产品提供广大市场。 土地改革的过程 师问:土地改革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老师在学生回答后总结: ①1950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②1950年冬,土改工作队到新解放区农村,深入群众,开始进行土地改革; ③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老师将课本原图在ppt上放映出来,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回答出,土地改革为什么要有步骤、有分别的进行? 老师在学生回答后重点归纳出:1.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有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土地改革中,依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分别的进行,可减少阻力,从而确保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2.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的土地占有情况、封建剥削状况都不一样,因而土地改革要有步骤、有分别的进行。3.新解放区各地的农民对土地改革的认识、态度、要求等也不一样,这同样要求在土地改革时,要有步骤、有分别的进行。4.新老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情况不一样。 4.土地改革政策 师问:土地改革的政策是什么? 生答: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5.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结果 师问: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结果怎样?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总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