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44582

歌曲 《木瓜恰恰恰》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7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1223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歌曲,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 cover
歌曲 《木瓜恰恰恰》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能力目标:能够听辨歌曲的情绪,准确地掌握弱起小节,切分节奏,能够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歌曲。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经过以往音乐课的学习,已经具备和掌握了一些音乐的基本常识,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想象力丰富,大部分同学喜欢音乐,喜欢唱歌,其中,部分同学爱好表现,能大胆表现自我。学生对知识的迁移有过体会和感受,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本课目标的达成。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优点,调动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是本课的关键所在。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正确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节奏。 4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律动入境 1、随着《木瓜恰恰恰》的音乐旋律,学生拍手感受音乐。 教师:刚才音乐能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音乐是欢快、活泼、高兴的。 2、再次感受音乐 师:听听有什么特点 生:在每一句的末尾,有听到沙沙沙的声音, 师:那这个声音是轻快的还是笨重的 生:轻快的。 师:请大家用轻快的声音回答我。你们发现了吗,在轻快的地方我做了什么动作 (扭跨)请同学们一起来试试吧! 3、再次感受音乐,加上扭胯的动作,一起律动。 师:那你听到沙沙沙的声音像哪种乐器的声音啊 (沙锤)拿出你们自制的沙锤,就在沙沙沙的地方用沙锤为它伴奏。 4、师生一起律动 师:接下来请大家仔细听,我在什么地方加入了恰恰恰的声音。师示范。 学生:在末尾的地方,在沙沙沙的地方。 师:那我们一起加上好吗 再加上你的动作,我们一起来! (设计意图:学生随着歌曲拍节拍,让学生音乐在“恰恰恰”处扭胯,感受欢快的情绪,随着音乐跳一段“恰恰舞”,一起感受《木瓜恰恰恰》。通过欢快、活泼的音乐和简单有趣的动作,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了浓浓的音乐气氛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热烈欢快的情绪律动丰富课堂,为后面的教学做一点铺垫,调节课堂气氛。背景音乐为歌曲《木瓜恰恰恰》的伴奏音乐,通过伴奏音乐给学生以暗示,也使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二、体验模仿、学唱歌曲 1、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1)师出示木瓜,并给大家闻一闻,摸一摸。 教师:这么好听的音乐让我们非常高兴!今天老师啊给你们带来了一种水果,想不想看 问:它的味道怎样 价格呢 就请大家在歌声中寻找答案。 (2)师播放歌曲,请学生带着问题聆听音乐。 师:木瓜味道怎样 (味道很好)价格呢 (两毛六) 那你知道歌曲中的人在干什么呢 (卖水果)卖水果的水果品种非常丰富,但主打的产品是木瓜。今天啊,我们就要在这首好听的歌曲中去卖水果。那么,这首好听的歌叫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揭示课题《木瓜恰恰恰》)(设计意图:在视听之前先设计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全身心的去听,引导学生了解歌词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去听。) 师:请大家一起来读一下:木瓜恰恰恰 师:那这个恰恰恰表达了我们卖水果时什么样的心情呢 (高兴的心情) (3)师生合作演唱歌曲,加深印象 师:我们来合作一下,我唱木瓜,你们唱恰恰恰(要求用轻巧的声音演唱) 仔细听听老师唱的旋律中有没有相同的部分 学生自主发现歌曲结构:a+b+a 2、简介印度尼西亚 师;你们知道木瓜生长在什么地方吗 它的主要产地在哪吗 生:印度尼西亚 师: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的歌曲,上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了印度尼西亚的资料,谁来把你的资料介绍给同学们 (生:略) 师播放课件,简单介绍印度尼西亚的地理及风土人情。 教师总结介绍: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由上万个大小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国家,人们称它为“千岛之国”。它的首都是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的城市。印度尼西亚有“歌舞之邦”的美称,生活在各岛上的10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