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旅游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 2.运用案例和图片材料,学会辩证分析旅游与环境的关系,理解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 3.运用案例和图片材料,培养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倡导“绿色旅游”、“生态旅游”。 【学习策略】案例分析法 【课前调研】 在去过的旅游景区中,你最满意哪一旅游景区的环境?说说你旅游时的感受?在旅游中,你看到了哪些不文明的行为或不尽人意的地方?谈谈你的看法?教师收集相关问题的答案,提前收集相关的景点分布图和景观图。 【课堂活动】 探究活动1:阅读材料,说明旅游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材料:浙江千岛湖 千岛湖,是一个年轻的湖。她是1959年为建造新安江水电站筑坝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泱泱573平方公里之广的千岛湖水平均水深34米,透明度可达7米。 原来的千岛湖叫排岭,已经被水湮没在湖底了,现在之所以叫千岛湖,是因为那些原来的山丘被水湮没了,成为孤岛。森林面积达448平方公里,茂密的森林净化了千岛湖一流的大气环境,植被良好,水土流失很少,生态旅游创造巨大经济效益。 探究活动2:根据下列材料,探究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材料一: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甲图反映的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是_____。乙图反映的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是_____。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还有哪些? 材料二:小兵在海南旅游时,面对色彩美丽的珊瑚礁怦然心动,决定购买一些带回给亲朋做纪念。对他的这种做法,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材料三: 图3为“不到长城非好汉” (1)阅读材料,说明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行为产生了哪些环境问题? (2)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什么是旅游环境容量? (3)请提出更好的办法解决长城的旅游环境容量问题。 【典型例题】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环北冰洋地区兴起旅游热。冻土地带留下机动雪橇的条条印迹,可能要50年才会消失。阿拉斯加州行政中心安克雷奇常住居民仅3万人,但每周游轮靠岸时人口骤增至10万。原住居民已换上西服,住进固定居所。直升机的轰鸣声惊扰着居民和动物。 (1)环北冰洋地区发展旅游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加以分析。 (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旅游环境容量有什么关系?试结合材料分析。 (3)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环北冰洋地区的旅游环境问题? 探究活动3:实战演练—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材料 云雾山为亚热带丘陵地区一佛教名山,山青水秀,云雾缭绕,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图4为“云雾山景区示意图”,读图完成有关问题。 (1)景区管理处欲在A处填湖造地,修建一大型野味餐馆,突出山林地区的饮食特色。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是: 。 (2)景区管理处欲在云峰主要景点上即B、C两地建一索道,以方便游客。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是: 。 (3)由于雾峰景区交通不便,又有D、E间的一段危险的山路,游人一直稀少。景区管理处规划了一条A、F间的盘山公路,为此需砍伐大批千年古树。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是 。 请你对解决雾峰景区交通问题提出更好的建议: 。 【知识构建】 【拓展阅读】扬州旅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一、扬州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条件 扬州市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环境良好,具有优秀的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产业要素,可以满足旅游者需求和旅游业发展的要求。旅游业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具有明显的社会、自然和历史等优势。 (一)社会经济环境与旅游资源 扬州是我国首批公布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教育等在省内也位居前列。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开放形象,不仅可以发展一般的观光旅游、休闲旅游,还具有开发商务旅游、专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