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46658

2017届人教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特训:选3-2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

日期:2024-05-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1747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17届,体系,雅尔塔,第二次世界大战,人教,特训
  • cover
温馨提示:本套题共4小题,分值100分,做题时间30分钟,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 1.[2014·山东高考]图一、二为二战后不同时期德国局势示意图。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分别说明图一、二所示局势形成的主要原因。(17分) (2)概括指出图二所示局势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答案 (1)图一:二战后,为根除德国法西斯主义,分割战后利益,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定,英、法、美、苏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 图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日益尖锐,美、英、法合并占领区,与苏占区对峙。 (2)导致德国分裂;冷战加剧。 解析 第(1)问,观察图片,紧扣1945年、1948年两个时间,结合时代背景,分别说明两幅图所示局势形成的主要原因。第(2)问,据图判断局势,联系所学概括归纳其影响。 2.[2016·河南模拟]材料 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现象。1941年4月,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1943年4月,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 1945年8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您不会遭到拒绝的。”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 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一位参与者写道:“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其次,是内心的感觉,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1949年8月,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 ———摘编自[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15分) 答案 (1)西方制定并实施发展原子武器计划;战争后期盟国内部矛盾显现;美国垄断原子弹;冷战氛围逐渐加强,危机意识强烈。 (2)条件:具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国家高度重视,设有专门领导和研究机构;举全国之力研制。 积极作用: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核战争的发生;巩固了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有利于世界格局的稳定。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中的“1943年”和“打破美国的垄断”等信息,从西方研制原子武器、美苏矛盾出现等角度概括背景。第(2)问,从相关科学的研究、国家的重视等角度分析条件;从打破美国的核垄断、稳定世界格局等角度分析积极作用。 3.[2015·课标全国卷Ⅱ]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2月,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围英军,轰动英伦三岛。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中国大后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滇缅公路被切断,滇西一度被日军占领。 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腹背受敌,溃败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 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10分) 答案 (1)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处于守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