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47896

6 雪 教案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1384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案
  • cover
6 雪 教案 一、教材分析 《雪》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它既有散文的自由灵活的特点,又兼有诗歌含蓄深邃的特点。因此,学习这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侧重于通过“赏读”,学习“借景抒情”的手法。以“赏读”为教学重点,旨在引导学生赏语言,学表达,接受母语文化的浸润,形成语言能力。 教授本文,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阵地。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反复品赏、模拟写作理解文本内涵。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的散文,也接触过不少古今诗歌,因此对于“散文诗”这种体裁的理解不会有太大的难度。但是,鲁迅先生的文章,有着深刻的内涵,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博识、美艳、消释、凛冽、升腾”等词语。 2.把握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思路。 (二)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领会本文内蕴丰富、清新优美语言。 2.感悟文章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景图。 3.理解作者的情感逻辑,体会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 (三)德育目标: 1.品味文章内涵,体会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 2.培养初步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比较两幅雪景的不同特点,通过赏读体味文中深邃的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精练、优美、内蕴丰富的语言,学习仿写。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 指导诵读,启发学生品味研讨,多角度感知散文诗的描绘的意境,理解课文的所寄寓的思想,赏析作品精美的语言,深入领会散文诗《雪》的丰富内涵。 学法 1.通过反复诵读,把握作者的思路,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部分精彩语段及关键语句的品析,从而感受散文诗化语言的风格。 六、教学时数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入 同学们,纷纷扬扬的飞雪不仅孕育出秀美的春天,更催生出一篇篇凝结情思的华彩美文。1924年岁暮北京的一场落雪,鲁迅先生破例地在他的日记里写下了“大风吹雪盈空际”这颇富诗情的文字,18天之后,一篇明朗的题为“雪”的优美散文便诞生了。今天,我们在先生情思凝结的美文中,一起去赏雪景,悟雪情。(板书文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出本文的生字词。 2.交流自己认为重要的生字词,老师纠错、正音。 3.简单介绍散文诗的特点: 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兼有诗歌和散文特点是的一种现代抒情体裁,从本质上来看,它有诗的意境、诗的情绪和诗的想象,从形式上来看,它又和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语言比较自由。对于这种具有诗情画意美的散文诗,大家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明确:学习散文诗最好的方法是诵读,通过反复诵读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文章的优美的意境和浓郁的诗情,从而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 4.老师范读或播放录音,感知意境。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闭上眼睛,展开联想和想象,用心去感受朗读所描绘的画面。 5.请同学们谈谈从听读中感受到的画面。你认为鲁迅为我们描绘了几幅画面?各有什么特点? 两幅画面:一幅是充满温情、色彩纷呈、生机勃勃的江南雪景图,一幅是昂扬向上、飞旋升腾的江北雪景图。 6.两幅雪景图为我们描绘出两种独特的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雪,你更喜欢哪个地方的雪?为什么?你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 (三)探究质疑 1.同桌合作探究,以“我更喜欢的是_____的雪,它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是一种_____美。”的句式互相交流自己对两个地方的雪的看法。 2.班级交流,同桌两人一人作感情朗读,一人用刚才的句式作赏析。其他学生和老师作点评。 老师明确:南雪,滋润美艳之至,是一种温情宁静的柔美。但不长久,略有遗憾。北雪, 冰冷坚硬孤独,旋转升腾,是一种大气磅礴的壮美。这两种美形成鲜明的对比,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