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49200

12 呼兰河传(节选)学案

日期:2024-05-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6次 大小:1330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呼兰河,节选,学案
  • cover
呼兰河传(节选)学案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品味作品关于童年生活的描写,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 2、反复诵读有关片段,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 3、在质疑中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二、作者作品介绍 1、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黑龙江呼兰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她一生坎坷:九岁丧母,在暴虐的父亲和继母那儿得不到关爱,只有在年迈的祖父那儿得到温暖。二十岁起就漂泊流浪,二十三岁开始文学创作,三十一岁去世。短暂的8年创作生涯中,萧红留下了60万字的文学财富。在她不到十年的创作中,留下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小说《生死场》、短篇小说《手》《牛车上》等大量作品,这些介乎小说与散文之间的独特作品,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众人眼里的萧红 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30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 有人把张爱玲和萧红称做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她们同为女性,温婉细腻,但在温婉之中却有着不同的视角和情怀。 萧红是悲天悯人的,她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不受戕害。她一样能把握世情世态,一样能细致描摹,但是,她更投入,情感灌注、融入对于故乡邻人的描绘中,尽管语言偏冷,但处处可见她的悲悯情怀。 2、作品简介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三、自主学习 (一)读通文意 1.给下列加粗的生字词注音或写汉字。 蚂蚱 ( ) 闪烁( ) 韭( )菜 倭( )瓜 水瓢( ) 谷suì( ) 玩nì( ) huǎng( )花 蚌( )壳 2.通读全文,用“———画出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用“﹏﹏”画出我在园子里干了些什么。 3、你觉得“我”在园中的哪些事最有趣,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批注在课文的相应处。 4、快速浏览课文,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 ,他们各自的年龄有多大 。 (2)人物活动的地点在 ,从文章中大概能看出是在 (季节)。 (3)“我”对自己童年生活感情 。 (4)你对作者描写的童年生活感受如何? (5)能否尽可能多地回忆一下文中提到了哪些自然事物。 动 物: ; 植物: ; 自然景物: 。 (6)不长的文章中出现了这么多的事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二)合作探究 1.课文里哪些语句反映了“我”的天真烂漫 2. 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3.多种形式朗读第28段,研读这一段所体现的自由自在、天真烂漫的情感。 4.选出文中你认为描写最美的一个段落,进行诵读,体味语言特点。 5、写《呼兰河传》这部小说时,萧红已经是一位很成熟的作家了,为什么她这样怀念童年的生活? 6、说说祖父后花园的象征意义。 (三)当堂反馈 1、完成填空(3分)。 本文回忆 生活,表现了 ,寄托了作者 ,对 向往。 2、阅读课文第1-15段,完成下列问题(9分)。 ①第二段划线句“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蚌壳一样了。”写出了榆树怎样不同的情态与特点?试做简要分析。(4分) ②读12、13两段,品读“又”,说说“我”是个怎样的孩子(2分)? ③《呼兰河传》是萧红成年后漂泊于香港所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下面几段话选自该作品的尾声,请结合选文内容,仔细揣摩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3分) 呼兰河这小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