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57266

高一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第三课时)

日期:2024-05-0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1298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一,化学,必修,元素,周期律,第三
  • cover
元素周期律(第三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资料,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的重要性,感受科学研究对创新的要求。 2、通过精选习题的练与思,巩固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知道元素周期律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3、利用元素周期律比较原子的半径大小,总结出影响简单粒子半径大小的因素的规律,并应用来比较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 4、根据实验事实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等,从“元素———具体物质”的互推角度理解和掌握“位—构—性”的关系。 5、介绍各界人士尤其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创新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并通过课外作业形式转化为实际行动。 重、难点:知识的应用和新旧知识的整合。 教学过程: 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阅读]: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100年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元素不断地被发现。到1869年,人们已经知道了63种元素,并积累了不少关于这些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的资料。因此,人们产生了整理和概括这些感性材料的迫切要求。在寻找元素性质间的内在联系的同时,提出了将元素进行分类的各种学说。 1829年,德国人德贝莱纳(Dobereiner,1780—1849)根据元素性质的相似性提出了“三素组”学说。他归纳出了5个“三素组”: Li Na K Ca Sr Ba P As Sb S Se Te Cl Br I 在每个“三素组”中,中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大致等于其他两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有些性质也介于其他两种元素之间。但是,在当时已经知道的54种元素中,他却只能把15种元素归入“三素组”,因此,不能揭示出其他大部分元素间的关系。但这却是探求元素性质和相对原子质量之间关系的一次富有启发性的尝试。 1864年,德国人迈耶耳(Meyer,1830—1895)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发现从任意一种元素算起,每到第八种元素就和第一种元素的性质相似,犹如八度音阶一样,他把这个规律叫做“八音律”。但是,由于他没有充分估计到当时的相对原子质量测定值可能有错误,没有为这些元素留下空位。因此,他按“八音律”排的元素表在很多地方是混乱的,没能正确地揭示出元素间的内在联系的规律。 1869年,门捷列夫在继承和分析了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成功地对元素进行了科学分类。他总结出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就是元素周期律。他还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他预言了了和硼、铝、硅相似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叫它们类硼、类铝和类硅元素,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为这些元素在表中留下了空位。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地完全按照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指出了当时测定的某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可能有错误。若干年后,他的预言和推测都得到了证实。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门捷列夫揭示的元素内在联系的规律还是初步的,他未能认识到形成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原子的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们发现,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不是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是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的递增,也就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这样才把元素周期律修正为现在的形式,同时对于元素周期表也做了许多改进,如增加了0族。 [思考]:通过以上阅读,你有哪些体会?(科学方法方面、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