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57600

北师大 五下 古诗二首 课件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120533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北师大,五下,古诗,二首,课件
  • cover
课件35张PPT。古诗二首 1021-1086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集有《王文 公文集》《临川先生集》。         《登飞来峰》   《题西林壁》 字词乐园横hénghèng横穿 横七竖八横祸 蛮横无理识shízhì知识 识相博闻强识 字词乐园字词乐园 胆怯无惧不识( )山真面目字词乐园 庐只( )身在此山中lúyuán 缘字词乐园 形容非常长或者非常高。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听说。闻说:不畏惧,不惧怕。不畏:字词乐园 漂浮的云彩,本文喻指奸邪之人。浮云: 因为。缘:题:写上。字词乐园 面貌。本文指庐山的整体,庐山的全境。面目:预习检查 1.《登飞来峰》写了什么内容?说明了什么问题?2.《题西林壁》中庐山是什么样的?揭示了什么道理?课文详解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千寻课文详解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不畏 “不畏”表现作者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 气和 决心。课文详解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宋)王安石课文详解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正看,是连绵的山岭;侧面,是高耸的山峰。 描绘了千姿百 态的 庐山 风景。课文详解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 课文详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宋)苏轼看得远 站得高才能图解结构登飞来峰登高远眺借景抒情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图解结构题西林壁游山所见借景说理概括主题 《登飞来峰》通过登飞来峰远望,抒发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的道理。《登飞来峰》概括主题 《题西林壁》通过描写诗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庐山呈现的不同姿态,告诉我们对事物应全面 分析,不能片面理解。《题西林壁》写法点拨 借事明理 借事明理,就是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来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什么是写法点拨 借事明理本文中的 《登飞来峰》借登飞来峰一事,揭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题西林壁》通过观看庐山一事,说明“不同角度看问题可有不同观点”的道理。 1.选择事例要贴近生活,揭示道理要显而易见。2.叙事要清晰完整,简洁明了。3.叙事在前,明理在后。写法点拨 借事明理如何运用拓展提升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 不是云。 ———元稹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 身在最高层”与“不识庐山真 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巧妙 地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 全面得看,才看到事物的 真面目。心灵感悟 随堂练习 缘分绿色山峰锋利庐山芦花侧面测验随堂练习 闻说缘面目听说因为面貌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直下三千尺,高夸张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苏轼宋变化多姿看事物要全面随堂练习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示例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活水来。谢谢观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