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58086

23.古文二则 课件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1711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文,二则,课件
  • cover
课件25张PPT。23.古文二则◆走近作者 列子,名列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相传《列子》一书为列御寇著。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重点剖析 1.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2.庄子借用《郢人》这则寓言来说明什么? 庄子借用《郢人》这则寓言来说明自己与惠子的特殊关系,为失去惠子这样的对手而产生无尽的悲哀情怀,表达了知音难遇之感。 ◆写作借鉴 简约之词,肺腑之言 这两则古文,通过简练的词语,表达出发自肺腑之情。如《郢人》的“臣之质死久矣”中“死久”一词表现出匠石对郢人的无限怀念之情。《伯牙善鼓琴》的“志想象犹吾心也”中“吾心”一词表现出彼此的心心相印。 yǐng zhuó guǎ è màn é cù lín zhé 弹奏 这里指用音乐表现的意境 山高的样子 盛大的样子 领会,明白 回头看 砍,削 听信,听任 试验 曾经 3.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尝试为寡人为之       B.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C.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D.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4.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 B.尝试/为寡人/为之 C.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D.洋洋兮/若/江河BC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开始弹绵绵细雨的曲子,后来又弹大山崩裂的声音。 (2)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3)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 庄子给人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自己的人说。 (4)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谁可以说话了。6.对于《古文二则》的内容,以下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广为流传,从文中“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中便看出钟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 B.《伯牙善鼓琴》一文虽然情节简单,但层次清晰,所塑造的两个人形象鲜明而生动。 C.《郢人》的作者庄子(约前369-前286),汉族,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散文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宋国人。 D.《郢人》故事虽然简短,但寓有感染力。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作者对朋友的纯厚真挚之情。A擅长 好 8.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伯 牙 游 于 泰 山 之 阴 卒 逢 暴 雨 止 于 岩 下 心 悲 乃 援 琴 而 鼓 之。////9.伯牙是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 10.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知音呢? 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知音。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好像 挥动 (砍)干净 做 D 13.翻译句子。 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我倒是会使斧头(砍鼻子上的灰),可是我那位搭档死去很久了! 14.庄子在此处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了庄子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知音难求的心情,慨叹自惠子死后,他就没有可以谈话的知己了,表现对老友的怀念。 15.你还能从这个故事中读出别的什么意味吗?试试看。 信赖,能够产生力量,带来奇迹等等。(二)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