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58423

乡 愁 一课一练(有答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1223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一课,一练,答案
  • cover
乡 愁 每课一练 基础知识 结合诗意解释下列词语。 乡愁: 海峡: 一方: 填空。 ①本诗选自《白玉·苦瓜》,作者是著名诗人 1928 年生于南京, 现居台湾。 ②抒发对故国思念深情的诗句是: 给下边诗节划分出朗读节奏。 长 大 后 乡 愁 是 一 张 窄 窄 的 船 票 我 在 这 头 新 娘 在 那 头 4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感情,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东西, 作者是怎样实现 这一转化的? 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 中,表达了作者 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 中,表达了作 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 中,表达了作者 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 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7.简要分析余光中的《乡愁》诗中叠词运用的表达作用。 同步阅读 阅读《树》,完成后面的题目。 树 艾 青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 1940 年春) 作者艾青,原名 ,现代著名_____,他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是《 _____》。他的诗 作运用_____化的_____诗体,抒发思想感情,语言朴素清新。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_____年春天,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艰苦的相持阶段, 中华民族正日 益走向精神的_____。 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树》的开头“一棵树,一棵树”,采用反复的手法,着意强调和突现 一棵棵“树”的形象。 B.“彼此孤离地兀立着”反映了中华民族遭受凌辱, 精神受到扭曲的现象。 C.诗的第二段,由“彼此孤离地兀立着”的形象,进行相反联想,慧眼独 具,“在看不见的 深处”,看到“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D.“根须纠缠在一起”象征中华民族正在团结并凝聚成坚强的力量。 E.这首诗采用的是“比”的手法,是把具体的人和物相比。 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托物抒情的诗,诗歌以点带面,小中见大,在冷静的客观描述 之中,寄寓了丰富 的思想内容。 B.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用树的生存景观象征了当时的社会景观,两种景 观相通的纽带是表 面上孤离兀立,实质上团结一致。 C.“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运用拟人的手法,把一种看不见、摸 不着的关系写得生 动可感,而且人格化。 D.全诗用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极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给人以多 方位、 多层次的 启示, 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参考答案: 一 乡愁: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海峡:陆地间相对狭窄的海面。 一方:一堆。 ①余光中 ②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诗人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感情进行了物化,把它分别寄托在“邮票”“船 票”“坟 墓”“海峡”具体可感的对象上,形成诗的意象,从而增加诗的艺 术感染力。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 对应物,这四 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小时候 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的书信 往来,乡愁寄托在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 波,与爱人合合离离,乡愁寄托在船票上;到 后来,母亲的一方坟墓将我与 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浅浅的海峡又把自己与祖国大陆分开 了。个人的故 乡之思上升到一群人的家国之思了。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